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需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面對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挑戰,同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辦好高質量高等教育。作為中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外合作辦學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處于新的發展方位。如何抓住發展機遇,迎接新的挑戰?
2011年,山東科技大學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合作開設通信工程專業,2012年開始招生。通過中外合作辦學,電氣信息系在教育資源引進、教學模式改革和科研協同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2023年5月,山東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獲山東省教育廳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示范工程項目立項。
電氣信息系立足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文化引領、講好講活中國故事的總體目標,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引進先進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優秀師資,夯實課程思政內涵,創建激勵及保障機制,為黨和國家培養既具有專業能力和國際視野又具備家國情懷與時代責任感的國際化高層次人才。
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鑄就立德樹人之“魂”
培養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電氣信息系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求,以落實“六個下功夫”破解時代新人培育的現實難題,在堅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愛國主義情懷上下功夫,在加強品德修養上下功夫,在增長知識見識上下功夫,在培養奮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強綜合素質上下功夫。以“育新人”作為高校育人根本任務和首要職能,堅持立德樹人、以文化人,抓住大學生價值觀形成和確定的關鍵時期,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第一??圩樱囵B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調查數據顯示,98.7%的學生表示“能將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統一起來”,越來越多的學生把遠大抱負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用中國夢激揚青春夢,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電氣信息系獲評山東科技大學2022年度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
二、打造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筑牢立德樹人之“基”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對教師的崇高地位和神圣使命進行了深刻論述。他指出,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承載著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傳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
電氣信息系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的要求,從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整體推進高校黨政干部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輔導員等隊伍建設,努力使教師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電氣信息系構建全過程育人體系,將立德樹人貫穿到教育環節的各個方面,貫穿到學生成長成才的全過程。首先,加大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建設的推進力度,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日常師生接觸過程中的言傳身教作用。其次,梳理專業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課程教學過程中融入家國情懷、科學精神、人文精神等思政元素。再次,在青年教師的培養中加強課程思政能力建設,將課程思政相關內容納入教師的入職培訓、教研活動、師德師風專題講座等環節中。電氣信息系黨總支優秀創新工作案例獲評2022年思想政治教育優秀成果。
三、走好國際合作辦學之路,敞開立德樹人之“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擴大教育開放,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全球人才和科技競爭更為激烈,必須把握戰略主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數字經濟發展迅速,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對人才培養結構和學習者能力素養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在重塑教育形態和學習方式。電氣信息系充分利用中外合作辦學的經驗及優勢,整合教學骨干、外教群體、思政人文哲學教師、退休老教師群體,形成教學改革共同體。重構教學內容,充分發掘中華文化內涵及紅色文化,形成有特色、有故事情境的教學案例。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增強學生的文化認同感與自信力,將學生培養成有涵養、有溫度的人才。教育學生從點滴和自身做起,常修為學之德,成為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將個人的發展同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起來,站穩腳跟、保持定力,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斗中書寫人生華章。2021-2022年電氣信息系學生出國102人, 2021和2022屆中澳項目畢業生26人進入QS2023排名前50高校,占出國人數的44.83%,37人進入前100高校,占出國人數的63.80%。
電氣信息系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一二三八十”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堅持學科建設的專業特色,發揮我系傳統專業優勢并保持學科鮮明特色,緊緊圍繞“山東科技大學歷史承載區、省會城市展示區、國際化辦學試驗區”功能定位,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穩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作者劉西奎,系濟南校區管委〈斯威本學院〉副主任〈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