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老師們,同志們:
經過全體代表的共同努力,山東科技大學第六屆教職工代表大會暨工會會員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即將勝利閉幕。會議期間,各位代表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充分發揚民主,履職盡責,審議并通過了學校工作報告、工會工作報告,聽取了財務工作報告、提案工作報告,聚焦高質量發展、校園民生改善等事關學校事業發展的重點工作和涉及師生利益的重要問題,集思廣益、暢所欲言,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會議開得很成功。這是全體代表充分發揚主人翁精神,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民主決策的生動實踐,彰顯了全體代表深厚的愛校情懷、真誠的榮校愿望和高度的責任意識、強烈的使命擔當。
同志們,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學?!叭阶摺睉鹇缘诙侥繕?、實施學校“十四五”規劃和推進“雙高”建設的關鍵之年,學校將迎來新的歷史機遇,面臨新的困難挑戰,迫切需要全校干部職工認真思考、科學謀劃、團結奮斗、拼搏奉獻。為做好2024年工作,我講三點意見。
一、回望過去,在肯定成績中堅定信心、鼓足干勁
學校第三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全校上下精心打造科大事業發展的“高鐵動車組”,錨定“一二三八十”的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持之以恒,奮力拼搏,各項事業取得顯著成績,主要辦學指標實現歷史性躍升,為學校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五年來,我們蹄疾步穩,第三次黨代會確立的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扎實推進。在學校黨委的堅強領導、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學校頂層設計得到完善,發展路徑更加明晰,建設工科主導、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的四梁八柱全面建立,工科優勢進一步鞏固,礦業特色進一步凸顯,以海洋工程為代表的區域特色初步顯現,各項工作全面起勢,如期實現“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一步戰略目標,并向著第二步戰略目標堅實邁進。
五年來,我們銳意創新,校內綜合改革持續走深走實。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教學、科研、人事、資產、后勤、產業等各領域改革持續推進,泰安、濟南校區功能定位得到優化,完成泰山科技學院轉設;優化學科專業布局,推動學部制改革,初步形成強工、厚理、精文的學科體系;深化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健全科技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科研范式和組織模式加快變革,全面完成校屬企業改革任務;完成職能、機構、編制“三定方案”制定與修訂工作,開展職稱評聘改革,制定實施第四聘期崗位改革制度,全面實施績效考核和績效工資制度。
五年來,我們提質增效,各項事業基礎不斷夯實。學科建設水平大幅躍升,成功入選省高水平大學“沖一流”建設高校,在全國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實現高水平學科建設突破,2個學科入選山東省一流學科建設“811”項目。人才培養質量明顯提升,加快專業內涵建設與轉型發展,建設“十大育人體系”“五大育人平臺”,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人才隊伍建設實現突破,全面實施“山海英才工程”“菁英計劃”等人才工程,全職國家級人才實現翻番,自主人才培養取得歷史性突破,專任教師博士化率大幅提升。創新服務能力顯著增強,省部級以上重大重點項目創歷史新高,行業優勢初步獲得重建,有組織科研得到強化,年度科研經費突破6億元,高水平成果產出持續增強,成果轉化效能持續提升。國際化辦學格局進一步擴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交流合作不斷拓展,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獲批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斯威本學院”,在校國際生數量增長超過80%。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圖書信息中心、工程實訓中心等一批項目建成投入使用,教職工順利加入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
五年來,我們激昂奮進,學校政治生態明顯好轉。在全校師生共同努力下,人心思齊、人心思進、人心思干的良好政治生態逐步形成并不斷發展。工作干勁進一步激發,干部職工團結奮斗、拼搏奉獻,展現出昂揚的精神面貌,形成了人心凝聚、真抓實干的濃厚氛圍。師生對學校政治生態的滿意度由78.62%提高到94.06%。
五年來,我們以驚人的速度超越了自己,取得的成績令人鼓舞、形勢催人奮進。學校整體實力的大幅提升,為學校新一輪改革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對建設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堅定了必勝信心。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學校發展還存在一些不足:學科建設水平不高、布局不優;人才培養存在短板,離高水平大學還有較大差距;教師隊伍質量不高,高層次人才嚴重不足;有組織科研開展不力,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能力不強;國際交流合作開展不夠廣泛深入;財務形勢異常嚴峻,等等。對此,我們一定要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二、統籌謀劃,在高質量發展中勇于擔當、積極作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迫切需要全校上下倍加珍惜當前來之不易的良好發展態勢,團結奮斗、砥礪前行,科學謀劃新一階段的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加快推動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建設,努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一)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
一要全力實施一流學科建設“811”項目。制定一流學科建設方案,構建“安全引領、行業特色、信息支撐”新的學科集群,以“811”項目建設牽引教學科研、人事管理、資源投入、績效評價等,確保重點建設任務按期完成。二要持續優化學科布局。構建強工、厚理、精文的學科體系。要對接國家戰略急需,做厚理科基礎,做強工科優勢,做實新興交叉學科;要大力加強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基礎學科建設,提高基礎學科的支撐能力;要做精人文社科,落實特色文科振興行動計劃,推動文科建設邁上新臺階。三要提高學科貢獻和影響力。要科學設定學科建設目標,培育標志性成果,以大平臺、大項目、大成果的突破,帶動學科和辦學水平全面提升,彰顯對行業、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和貢獻。
(二)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一要做好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整改工作。認真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建立整改工作臺賬,以新一輪審核評估整改為抓手,補短板、強弱項、揚特色、創一流。二要加快教育教學數字化變革。樹立數字化理念,以數字化賦能學科專業優化升級,開辟專業發展新方向;推進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平臺建設與應用,推動教育教學模式改革,完善監測、評估與反饋機制。三要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入推進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建立深度對接行業、企業的協同育人制度,推動學校與社會力量協同,深化實施“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加強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大力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四要全面加強教材建設。健全教材分類建設、分類使用、分類評價機制,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整合優質資源,創新呈現方式,嚴格過程管理,努力在建設示范性新形態教材方面實現創新突破。
(三)堅持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
一要大力引育高層次人才。搶抓山東省學科建設“811”項目重大機遇,以學科規劃引領師資隊伍建設,以人才團隊建設支撐學科發展。加大高層次人才引進力度,突出高端、突出青年、突出海外、突出精準、突出團隊、突出效益,努力實現頂尖人才引進突破。二要強化教師考核。健全完善教師考核制度,壓實學院考核責任,探索職工考核“一票得優”制,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切實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改變“重引進、輕管理,重待遇、輕考核”的傾向,努力激發教師隊伍活力。三要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加強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完善專業技術崗位聘任制度,健全教師發展支持體系,實施教師系列培訓計劃,提升教師教學科研能力;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的教師隊伍。
(四)堅持開展有組織科研,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一要搭建大平臺。對標全國實驗室體系建設要求,主動出擊,搶抓機遇,加大投入,加快整合,爭取早日進入全國重點實驗室行列。二要組建大團隊。出臺激勵政策,支持學科交叉、學院聯合、專業結合,建設高水平“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的科研創新團隊,支持各學院設立科研創新團隊支持計劃,賦予團隊帶頭人更多自主權。三要培育大項目。完善重大項目、重大科技成果培育機制,出臺重大科研項目培育辦法;建立重大任務組織機制,在項目組織上從被動的“接單式”向主動謀劃、主動服務轉變;鼓勵引導科研人員開展原創探索性項目研究,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的突破。四要產出大成果。建立重大科研成果培育辦法,在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國家級重大重點項目方面持續發力,資助和支持具有獲獎潛力的成果持續進行凝練、完善和提高,培育形成一批高水平、標志性成果,努力實現重大科研成果新的突破。
(五)堅持全面擴大對外開放,打造國際交流合作新高地
一要把握國際化辦學豐富內涵。大力推進國際化辦學,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并重,探索國際交流合作新途徑,加強斯威本學院建設,努力打造國際化辦學特色品牌。二要構建國際交流合作新格局。推進人才培養國際化,擴大赴國(境)外學習學生規模和國際學生招生規模;推進教師隊伍國際化,選派教師赴國(境)外訪學、研修,開展學術交流;建好國家“111計劃”引智平臺,大力引進海外人才;加強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建設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國際聯合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擴大師生學術交流,積極舉辦國際學術會議,辦好英文學術期刊。三要搶抓國家外交戰略調整新機遇。把握國家外交戰略調整優先方向,踐行親誠惠容的外交理念,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與西亞、中亞、南美以及國內臺港澳的交流合作;大膽探索境外辦學,努力實現海外校區建設新突破。
三、履職盡責,在砥礪奮進中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教代會、工會是學校聯系教職工的橋梁和紐帶,在學校加快“雙高”建設和深化綜合改革的關鍵時期,更加需要教代會、工會發揮自身優勢,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匯聚智慧、凝聚力量,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為此,必須加強教代會、工會建設。
(一)要始終堅定正確政治方向。一是堅持黨對教代會、工會工作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組織帶領全體教職工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二是強化理論學習,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高等教育相關知識,掌握辦學治校工作規律,確保學習不走樣、不變味;三是健全完善教職工參與學校管理的體制機制,引導廣大教職工增強主人翁意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認真落實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立的目標任務和“十四五”規劃,主動投身到建設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的生動實踐中,把教代會、工會建設成為學校黨委可以信賴、可以依靠、可堪重任的先進群眾組織。
(二)要不斷增強服務意識。一是秉持全心全意為教職工服務的根本宗旨,緊緊圍繞教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最困難最操心最憂慮的實際問題,扎扎實實為教職工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不斷提升服務精度,拓展服務廣度,提升服務溫度;二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了解掌握師生的現實需求,積極主動回應教職工的各種關切,把學校的關懷及時送到廣大教職工心坎上,努力成為教職工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知心人、貼心人;三是提升服務效能,建立健全線上線下服務教職工體系,助力推進“一次辦好”改革和“一站式”網上辦事大廳建設,辦好校園民生實事。
(三)要加強教職工思想政治引領。一是充分發揮教代會、工會自身優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教職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密切配合學校黨委,多做組織教職工、宣傳教職工、教育教職工、引導教職工的工作,多做統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增進感情、激發動力的工作,多做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的工作;二是深入教學科研管理一線,深入教職工學習工作生活,通過宣傳發動、榜樣帶動,使廣大教職工看到學校發展的美好前景,發現自身成長的廣闊舞臺,進一步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學校黨委決策上來,聚焦到“811”項目建設上來,凝聚到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上來,努力做學校改革發展的支持者、參與者和推動者,以高質量思政工作引領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各位代表、同志們,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面對日趨激烈的高等教育競爭,面對國家和山東省對高等教育提出的迫切要求,讓我們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以開工即決戰的果敢勇氣和責任擔當,不折不扣抓落實、雷厲風行抓落實、求真務實抓落實、敢作善為抓落實,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學校各項任務,在服務教育強國和現代化強省建設中發出科大聲音,貢獻科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