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孕妇毛片丰满孕妇孕交,欧美疯狂群交一区二区视频,аⅴ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免费看无毒强奸片

X

科大學者/故事

油遂起:花盆里的參天大樹
發布時間:2025-01-13 點擊:

 

undefined

 油遂起在西校園全景規劃圖前

今天,當人們步入泰安校區西校園,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美麗的小花園,里面全是郁郁蔥蔥的植被和五彩繽紛的鮮花。有牡丹、芍藥、月季、紫荊、碧桃、紅梅等,花香四溢,蜂蝶飛舞,令人心曠神怡;還有大道兩旁、各個建筑物中間的開闊地中聳立著的參天大樹,特別是走在一公里長的東西大道上,兩邊生長的高大雪松、法國梧桐,遮天蔽日,人行其中涼風撲面,令人陶醉。

很少有人知道,校園里的花草樹木都來之不易。

這個來之不易不是說樹種與花木的昂貴,而是指這個地方根本不適合栽種花木苗卉。

西校園建立在粥店東嶺上。這個嶺,主體是一個不毛之地的花崗巖山坡。當地老百姓都說這里是“兔子不拉屎的地方”,荒蕪之境可以想象。學校占山地共計300畝,當時整個校園內共8條小山溝,山上只長著稀稀落落的野草,連一棵樹都沒有。要在這里綠化,就要有土。要在石頭上存土,就得在石頭上挖坑。種多大的樹,就得在石頭上刨出多大的坑。這個工程量與工程難度,絕不是在平原上種樹可以想象的。建設者用鋼鏟鐵釬鑿開一塊又一塊的石頭,然后再填上土,為了讓這些樹苗能夠活得更好,建設者們的手幾乎都磨出了血。后來人們通俗地形容說,西校園的每棵樹,都是栽在石頭大花盆中的。

和栽樹同樣困難的,還有運動場地的建設。建設初期,學校沒有一點平整的地方,到處都是突兀不平的石頭。學生進校后沒有像樣的活動場所,20歲左右的年輕人正處于充滿青春活力、朝氣蓬勃的時期,特別愛運動,迫切需要一個標準的運動場。于是,1984年學校決定開始建設操場,選址定在校園最高處—粥店東嶺山頂處,整個操場占地30畝。山頂地形地貌都很復雜,高低落差很大。按照設計要求,地面最高處要鏟掉8米,整個操場水平面以上地面平均要鏟掉3米,土石總量有6萬多平方米。而當時施工沒有什么挖掘機等機械可以用,基本靠人力建設。鏟土石等工程就是靠人工打眼放炮,靠肩挑車推,靠鐵錘砸靠鐵鍬鏟。在施工力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學校的法寶就是動員師生員工齊上陣,參加義務勞動,協同施工工人干同樣的活,流同樣的汗。將操場整平后,大家就一起鋪基石,填黃土,墊麥草,敷爐灰,壓跑道。經過大家一年多的努力,終于建成泰城西部當時唯一的標準400米運動場。1988年學校先后榮幸地成為全國煤炭中專田徑運動會和全省煤礦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的舉辦地。

學校開建之初,就制訂了完整的建設計劃,要求建設過程做到“三同時”,即建筑群、道路平整與地下構筑同時進行。在不影響整個施工進程正常推進的情況下,凡是教職工和學生力所能及的配套項目都是自己動手親自干。按照工作進程和教學計劃安排,學校分批、分期、分項目、分段組織進行公益勞動,按照勞動量大小組織不同人員參加。有修路的,有挖土礦的,有打眼的,也有放炮的;有栽花種草澆水的,有推車的,也有挑水的。大家各司其職,全校上下熱火朝天,學校面貌天天在改變。

在當時的勞動中,涌現出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事跡和特別能干的教職工。男同志都不怕臟、不怕累,炎熱的天氣下,他們都光著膀子,赤著腳踩水泥,在我的記憶中,像徐守存、何向強、郭劍平、候印浩等人,他們比較年輕,那時剛從大學畢業,又都是從農村來的,特別能吃苦耐勞,都在大熱天光著膀子扛過水泥。還有一位當時令大家都很欽佩的女老師李進蘭,原來是實驗室的,喜歡打排球,很能干,不怕吃苦,也不怕受累,和男同志一樣干活,而且干起活來絲毫不比男同志差。一位女同志,和男同志一樣扛水泥袋子、推小車,一點兒也不嬌氣,當時其他人都稱呼她為“假小子”,從這個稱呼里,便可以看出大家對她勞動態度的肯定。

隨著建設的不斷推進,漸漸地,校園內草綠了,樹多了,路平了,花開了,鳥鳴了。1986年學校被評為“花園式單位”,受到泰安市委的表彰。近幾年植被覆蓋率幾乎達到100%,花草樹木種類繁多,愈加繁榮茂盛。現在教職工、學生以及校園附近的群眾已把學校當成大花園,是他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原粥店村、司家莊村的老百姓見到我們都說:“你們學校有大富大貴之人,你們學校沒來時,粥店嶺是光禿一片,什么都不長,種什么什么不成。但自你們建校后,你們栽什么活什么,種什么成什么。”可他們哪里知道學校師生付出的艱辛。

選自《科大故事②》(2018年12月出版)(講述:油遂起 整理:孫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