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孕妇毛片丰满孕妇孕交,欧美疯狂群交一区二区视频,аⅴ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免费看无毒强奸片

X

科大學者/故事

周建發:把我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推上一個新階段
發布時間:2024-12-30 點擊:

著名教育家王亞南先生曾經說過,辦大學主要抓兩條:一是教學,二是學報。可見,高校學報在高校發展中的重要性。《山東礦業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自1979年創辦以來,對于推動學校教學科研水平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那么,社會科學版什么時候才能創刊呢?20世紀 90年代,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學校領導認識到:學校要成為高水平的多科性大學,必須要有《山東礦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于是,社科版學報被提到日程。而這,正是1997年我到學報后著力完成的第一件大事。

我們認為,學校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積淀,基本具備了上社科版的客觀條件。學校已經從行業性單科學院發展成為以理、工為主,理、工、文、管、法協調發展的多科性大學。學校在校生6000余人,并形成了包含博士、碩士、本科、專科生培養和成人教育在內的完整的教育體系。在工、理、文、管、法5個學科類別上建立了28個本科專業,其中在文、管、法3個學科門類上設置了經濟管理、會計、法學、工商、行政管理、外語、文秘等專業。文科類學生人數已占全校學生數的1/3以上。當時文科類教學、科研人員已達到223人,占全部教學人員的1/3。這支隊伍理論功底扎實,有較高的研究能力,先后取得多項研究成果,為學校創辦社科類學報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

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1998年,我們迎來了一次內部刊物整頓、新刊物申報的良好機遇,遵照山東省新聞出版局的要求,我們對學校主辦的省內部刊物《礦業教育研究》進行了自我檢查,確認該刊自創辦以來,質量逐年提高,并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根據學校的辦學規模、學術水平、社會科學教學、研究力量,我們認為條件已經成熟,遂決定向山東省新聞出版局提出申請:將《礦業教育研究》轉為《山東礦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山東省新聞出版局審核后,認為《礦業教育研究》辦刊質量較高,擁有較高的編輯出版條件,已達到轉為正式學報的標準,并將有關材料呈報給國家新聞出版署。為了全面地反映學校的辦學實力,在宋揚副校長的領導下,高等教育研究所積極準備材料,再次向國家新聞出版署呈報了轉為正式刊物的補充報告。

然而,好事多磨。國家新聞出版署審查了我們提供的材料后,認為山東礦業學院還沒有列入省部級重點學校,尚不具備批復條件,故暫不批復。當時,正值高校體制改革之際,行業所屬院校紛紛轉入地方,國務院已決定山東礦業學院由教育部和山東省共建,山東省教委為主管單位。我們深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為了抓住這次申報的機會,我們發揚科大人堅韌不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再次向山東省教委匯報了學校學術發展的要求和辦刊決心。省教委慎重研究后,明確表示,山東省已將山東礦業學院列為重點建設的學校,并且向國家新聞出版署出具了證明。至此,我們的申報手續才算齊全。

1998年12月16日,國家新聞出版署終于批準了我們的申請,刊名定為《山東礦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刊號為ISSN1008-7699、CN37-132T/C,向國內發行。在山東礦業學院各級領導和有關同志的共同努力下,辦刊愿望終于實現。

1999年1月20日,學校召開了《山東礦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創刊大會,學校黨政領導、專家、教授、首屆編委成員共 30余人參加了創刊大會。會上將《山東礦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定位于學術性哲學社會科學類期刊,明確辦刊宗旨,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辦刊方針,力求在文學與工學、文學與理學結合方面辦出特色。大會之后,全體編輯人員廣交學術朋友,傾聽讀者呼聲。校內、國內著名專家、學者成為我們的撰稿人。國內高等院校、大中型圖書館的閱覽室是我們刊物的陳列場所。

1999年3月,人們企盼已久的《山東礦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終于面世。

隨著學校更名為山東科技大學,2000年3月,《山東礦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遂更名為《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創刊之后,編輯人員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質量求發展,以高起點、高水平為指導的原則,連創佳績。當年在全國首屆“CAJ-CD檢索與數據規范”評比中獲得“執行優秀獎”;2000年6月被評為“山東省優秀期刊”;2001年學報文章轉載摘引在全國理工科院校社會科學版排序中名列第7位;2002年8月在第二屆全國優秀社科學報評選中,獲“全國優秀期刊”稱號,我被評為優秀主編。在以后的辦刊中,刊物越辦越好,并成為廣大理論工作者的良師益友,知識寶庫。創刊十幾年來,每年都有創新,文脈悠長,底蘊漸厚,已在文理滲透、文工結合上顯現出一大亮點。我堅信,在科大這個學術百花園中,《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這朵奇葩將會綻放得更加絢麗多彩。

選自《科大故事②》(2018年12月出版)(講述:周建發 整理:秦曉鐘 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