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孕妇毛片丰满孕妇孕交,欧美疯狂群交一区二区视频,аⅴ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免费看无毒强奸片

X

科大學者/故事

李永慶:一次硬碰硬的實戰訓練——找礦“七七班”的畢業實習
發布時間:2024-10-21 點擊:

帶隊實習

1981年,由于當時的歷史原因,找礦專業即將停辦。該專業最后一個班(找礦“七七班”)進入教學計劃重要環節—畢業實習,停辦專業的消息無疑對學生、對老師都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加上實習經費短缺,難以找到既專業對口、又能容納41名學生的礦山或地質隊進行畢業實習。在重重困難面前,時任教研室主任呂鵬菊在做好安定學生和教師工作的同時,帶領老師們以對國家、對學校和對學生認真負責的精神,排除萬難,保證教學質量,打好畢業生實習的“攻堅戰”。

那時,我和秦清華老師夜以繼日地奔走在黃河南北,從魯西到魯東,走訪了一個個礦山和地質隊,結果都難以滿足我們的要求。經教研室研究討論后,決定既不去礦山,也不去地質隊,而是自力更生開辟新的實習區。

新開辟的實習區定在濟青鐵路西段、王村以北的鄒平火山巖盆地及周邊地區。這里山巒起伏,巖石出露比較好,地質內容比較齊全,適合專業需求,師生全部食宿在南邊的八三廠。根據專業和教學要求,全班同學分為若干小組,分別對區內的地質構造、地層、巖漿及火山活動進行實地勘測和研究,老師們也分到各個組,帶領同學們翻山越嶺,從宏觀目視觀測地質現象和地質體的展布規律,到在放大鏡下微觀觀察巖石的成分、結構構造,并作詳細的記錄和素描,然后分階段舉行現場討論,啟發同學們獨立思考,說出自己的認識。

同學們在這種開放式和主動式的實習中,表現得既輕松又嚴肅認真。面對這個陌生的地區,許多未知的地質現象都要靠自己親手收集資料和論證,強烈的求知欲深深地吸引了同學們,大家群情振奮,每天都是早出晚歸,有的同學在山上工作到很晚,以至于經常錯過了食堂開飯的時間。

這次實習,由于全部資料都是同學們實地測試獲取的,大家都很有成就感,所以在分析研究過程中做到了一切結論都建立在可靠的第一手資料上,他們的畢業論文中涌現出一些新的認識和新的方法,提高了該地區的地質研究程度。如該班的金之鈞同學(現為中科院院士)的畢業論文中引用了高等數學中有限元的理論和方法,來闡述該地區地質構造的性質和活動規律,論文被當時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任教的王維襄老師看到后,連聲贊揚并感嘆說:“沒想到你們學校(指當時的礦業學院)地質專業的學生竟然如此重視數學理論在科技中的應用,實屬罕見!罕見!”

同學們對這次實習非常滿意,紛紛表示:“這是畢業前一次‘硬碰硬’的實戰訓練,將來參加工作,心里也有底兒了。”

如今30多年過去了,找礦“七七班”的同學在全國各地不同崗位上做出的貢獻和成就,證明了這次畢業實習為他們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次畢業實習,師生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的情誼。盡管專業即將撤銷,老師們也許會改行調離,但每個老師都撲下身子耐心指導,與同學們吃住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形影不離,對身體欠佳的同學給予了熱情的照顧。孫獻偉同學罹患甲亢病,不能上山工作,老師們給予幫助,為他提供當天的記錄和采回的巖石標本,幫助他觀察,以彌補當天的不足……實習中類似這樣的事情非常多。一位名叫胡文暄的同學(現為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在山上深有感觸地對我說:“經過這次實習,我深深地感受到,在這個世界上,最無私的情誼是父母和兒女之間的感情,再就是師生之間的情誼了。”這番話令我深受感動,從中體悟到,作為教師,只要心里裝著學生,時時處處為學生著想,就一定會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愛戴。

就這樣,多年來,這位同學的話時時都在激勵和鞭策著我,去履行“用心耕耘”的誓言。

1981年地質隊在山東玉林北鄒平火山巖地區(右二為李永慶)

選自《科大故事②》(2018年12月出版)(講述:李永慶 整理:田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