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人們深入到社會客觀實際中,對客觀實際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分析研究,進而得出正確結論的認識過程。調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也是做好全部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深入調查研究,才能發現問題,才能集中民智,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實現民主決策;才能保持同師生的密切聯系,從根本上保證發展戰略和各項決策的貫徹執行。因此,新的中層領導班子和干部要善于運用調查研究這一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解決問題,深化改革,推動發展。
要善于發現問題。問題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關鍵是善不善于發現問題。如何發現問題?首先要選準調研活動的切入點。毛澤東同志指出:“指揮員正確的部署來源于正確的決心,正確的決心來源于正確的判斷,正確的判斷來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偵察和對各種偵察材料的連貫起來的思索”。這里講的“偵察”和“思索”就是調查研究。選準調查研究的切入點十分關鍵,總體上來說,特別要注意把群眾情緒作為調查研究的出發點,把群眾意愿作為調查研究的著力點,把群眾利益作為調查研究的落腳點。就學校當前來說,特別需要具有兩個視角:歷史縱向的比較,現實的橫向比較,尤其要從自身與兄弟高校對標對表中發現問題。要強化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把制約我校改革發展的根本性、制度性、深層次問題找準找實找具體。其次,要作風下沉。古人云:“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這說明,調查研究不能聽信傳聞,必須親自實踐,越是接近被調查的事物,了解的情況就越多也越真實、越全面。所以在調研過程中,要老老實實向調查對象學習請教,多聽,多看,多問,多思,用自己表里如一的言行贏得調查對象的認同、信賴和配合,努力聽到真話,摸到實情,看清廬山真面目。再次,優化調研方法。調查研究是一項科學的工作,也是一種工作的技術和藝術,要做好這項工作,應該而且必須認真研究工作的方法和藝術,注重數種調研方法的有機結合,取長補短,綜合運用,使調研工作盡可能取得最佳整體效應。
要善于解決問題。發現問題是前提,解決問題是目的。要善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弄清楚哪些是體制機制弊端造成的問題,哪些是工作責任不落實造成的問題,哪些是條件不具備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善于透過現象看本質,從繁雜問題中把握事物的規律性,從苗頭問題中發現事物的傾向性,從偶然問題中揭示事物的必然性。解決問題要學會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明確有效破解問題的主攻方向,緊緊圍繞問題開展調查研究。調查研究一要問策于上,就是要向上級主管部門調研,準確把握政策導向,尋求支持。二要問計于民,要深入實際、深入師生,多層次、全方位了解問題全貌,廣泛聽取師生意見建議,獲取解決問題的智慧和啟發,使調查研究成為決策的必經程序,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三要實事求是。在調研中,不能帶著條條框框搞先入為主,不要帶有私人的成見和想法,不要屈從于外來壓力,不要見風使舵,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不憑主觀想象,不憑一時熱情,不憑死的書本,而憑客觀存在的事實,詳細地占有材料,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的指導下,從這些材料中引出正確的結論”。要樹立求真務實的作風、修正錯誤的勇氣,把問題的本質和規律把握準確,把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研究透徹,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山東科大報》202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