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們必須牢記:我們的教育是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說到底就是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培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無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這是人才培養的辯證法。辦學就要尊重這個規律,否則就辦不好學。”因此,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切實把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好。
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要努力構建系統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等,建立各方支持參與、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推動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新格局。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引導莘莘學子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入新時代的追夢征程之中。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采取有效措施,使高等教育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一流本科固本工程”,制定 “行業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卓越教育培養計劃”“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方案,逐步壓縮本科教育規模,減少本科招生計劃。探索符合學科特點的教學方式方法,推進 “課堂革命”,綜合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廣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啟動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增加學業負擔,提高畢業標準。建設創新創業學院,建立完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實踐體系和導師隊伍,強化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加強素質教育,打造人文、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等學生素質教育公共平臺。
加強教學建設與管理。教學建設、教學管理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環節,關系到教育方針的實施,是教育成敗的關鍵。要以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和高水平應用型專業群建設為引領,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大力推進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完善相關激勵機制。制定校院兩級課程建設規劃,啟動優質課程資源建設計劃,以專業核心課程為重點,遴選建設校級在線優質課程。改革課程考核方式,突出過程考核。構建國家、省(部)、校三級教材體系。加強實踐教學平臺建設,提高青年教師工程實踐能力。加強教學質量管理,規范教學秩序,完善本科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建立三位一體的教學質量標準,獨立設置質量監督機構。
總之,要切實把育人工作貫穿于學校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貫通于學校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培養出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山東科大報201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