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電氣信息系畢業生中考取諾丁漢大學、悉尼大學、莫納什大學等國外院校研究生51人;考取中國科學院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國內院校研究生63人;保送研究生13人,其中2人獲中科院大學直博生資格。培養出這些優秀畢業生是我系潛心打造獨具特色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引進吸收外方優質教學資源,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教學實踐的一個縮影。
我們自2011年與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美國克拉克大學開展中外合作辦學以來,結合專業特點積極引進外方優質教學資源,構建了“項目驅動式工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強調“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在教學實踐中形成了“厚基礎、重實踐、強能力”的培養特色。目前我系中外合作辦學靈活設置了“2+2”“3+1+1”“4+0”等多種培養模式,提供與國外大學接軌的課程體系,各專業引進國外優質課程達專業課程的三分之一以上。
我們堅持以“回歸教育本質、以本為本”作為中外合作辦學的根本,在“四個回歸”上狠下功夫。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安排上,我們堅持外教教學“不縮水”,確保英語教學課時達到520學時,其中外教授課課時達到260學時,外方專業課授課課時達到430學時以上。在全英文授課環境下,國際專業課程教學氛圍原汁原味地“平行遷移”,讓學生經受住Cultural Shock(文化沖擊),鍛煉出很強的學習能力。在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上,我們要求外教結合中方實際,與中方教師密切協調共同制定符合雙方教學要求的教學計劃。以模擬電子設計教學為例,在教學計劃里外方規定的設計難度較低,我們建議提高設計標準,外教擔心學生不能完成,但在我們堅持下授課取得了良好的考核結果,外教和合作院校也非常滿意。
提高中外合作辦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提高師資隊伍的質量。按照協議,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大學選派的都是工程學院的資深教師,每學期我們都要與塔校交換雙方教師的師資簡歷進行資格認定。對于美國克拉克大學推薦的聘任教師,我們首先做專業資格審核,審核通過后組織專業教師對外教進行面試給出是否聘任的意見。除了重視引進國外的優質師資,我們更加重視對中方教師的培訓,通過為外教配備英語能力強的合作教師,主動搭建專業課的語言和內容橋梁,建設基于 “一對一助教”的混合型教學團隊。近幾年,我們先后派出5人次赴美學習交流,18人次赴澳學習交流,使中方教師能更好地把握外方教育體系、教學模式的實質內涵,做到不同思想、方法和風格上的交流融通,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在我們中外合作辦學的過程中,誠信和質量是真真切切的行動和措施,不僅僅是一句口號。在學術考核上,我們堅持考核成績 “不放水”。我們考察了塔斯馬尼亞大學的考核規定,發現塔校的“雙45規定”(平時成績和卷面成績都要超過45分才有資格評定為及格)在教學過程考核方面對學生有促進作用,決定所有塔校課程采用塔校考核標準。盡管開始執行時學生不及格率高了一些,但是很快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了提高,對平時成績開始重視,課堂表現積極活躍,這一決定也獲得了外教的稱贊。
在中外合作辦學的過程中,我們重視學生工程技術能力的培養,引入國外工程師培養中以能力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團隊合作精神和自信心,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競賽,以賽促學,以學成賽。2017年以來獲得國家級競賽一等獎3項,省級競賽一等獎30余項。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做出“要擴大教育開放,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辦學”的重大戰略部署,中外合作辦學迎來新時代發展的重要契機。回顧總結我們在中外合作辦學過程中創立、探索、發展的心路歷程,更加堅定了我們進一步創新發展的自信和決心,以引進促提升,打造獨具特色的中外合作辦學模式,在教學改革的道路上,繼續探索前行。(作者:朱其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