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風華年少,詩詞相伴。2023年5月27日,山東科技大學“曲水流觴頌古韻 尋根筑夢綻芳華”詩詞大會總決賽如期上演。來自文法學院漢語言文學2022級的退役復學學生楊帥獲冠軍。
從2021年開始,山東科技大學師生攜手山科版中國詩詞大會已經走過兩載,成為一張越來越受師生歡迎的名片。兩年來,無數詩詞愛好者在這一平臺嶄露頭角、綻放風采。我們欣喜地看到,作為一所工科主導、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大學,也擁有著一大批熱愛詩詞、崇尚傳統文化的青年學生,他們將傳統文化與校園生活結合起來,為學校發展增添了一道不一樣的色彩。
詩詞是我國獨有的歷史文化瑰寶,雖歷經千年卻經久不衰,雖穿越時代卻仍能蕩滌心靈、催人奮進。山東科技大學詩詞大會的舉辦,讓詩詞走進學生,讓文化浸潤校園,引導青年學子看人間煙火、望山河遠闊、聽奮進足音、感家國大愛,筑就起不同尋常的育人高地。
詩詞家國情懷漸成生活常態
“茍利國家生死以”“先天下之憂而憂”“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些名篇名句濃縮了中華文化的精華,不自覺地喚起滲透于每個人心中的詩歌情懷,油然地生長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這是本屆詩詞大會在知識競答環節中深刻挖掘古詩詞中愛國元素的一個縮影。
詩詞中的愛國情懷滋養了一代代人,也將繼續成為當代青年精神家園不可或缺的營養。在山科版詩詞大會現場,飛花令環節所設置的別具含義的“家國情”“山海泉”關鍵字,將中國人自古就有的“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氣魄與學校三地辦學所兼有的泰山之雄偉、黃海之胸懷、泉城之靈韻自然相融、交相輝映,讓青年學生在詩詞里追尋民族基因,在經典中領悟家國底蘊,在韻律中涵養科大精神,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廣大學子對中華傳統文化、祖國秀美河山的深沉熱愛和對科大精神、科大傳統的深刻理解及詮釋。
詩詞大會以詩詞為媒,探尋的是中國傳統詩詞文化中的血脈和力量,追求的是廣大青年學子孜孜以求、厚積薄發、志在千里的雄心和壯志。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以“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勉勵青年樹立遠大理想,追求進步。學校舉辦的詩詞大會,整體要渲染這種青春勵志的激蕩氛圍,也期望當代山科青年學子要胸懷“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氣魄,避免“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寂寥,要堅定“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信念,兼具“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膽識。
本屆詩詞大會冠軍選手、退役復學學生楊帥說:“在我整個軍旅生涯中,給我力量最多的就是詩詞和文學,以后我會繼續秉持著初心和理想砥礪前行。”
詩詞之美傳給各國留學生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詩詞大會中,一群來自俄羅斯、摩洛哥、蒙古、伊朗等國家的留學生集體朗誦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將進酒》。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不僅要在中華大地上根深葉茂,還應當花開環球,讓追尋美好的人們共知共享。留學生雖然來自不同國家,受不同文化的影響,但卻同樣沉醉于中華詩詞蘊含的廣博內涵。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留學生以鏗鏘有力的氣勢、優美婉轉的舞姿、略帶青澀的發音演繹了中國詩詞經典作品,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帶領大家尋味古今,覓詩意人生。文化無國界,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更是世界的財富。中國詩詞在留學生的演繹中賦予了新的生命,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必將以其獨特的魅力走向世界、影響世界。
中華好詩詞,不僅在華夏大地千古傳唱,更可以風靡全世界。一場“國際版”的中國詩詞大會的舉辦,可以讓來自不同國家的留學生徜徉在詩詞的海洋,誦經典詩詞,品中華文化。山科版詩詞大會所營造的中外文化交流氛圍,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說是一場文化特色濃郁、互動體驗性強、國際元素豐富的文化盛宴,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們以詩會友,在歡聲笑語中領略漢語之美,在中華詩文里感受領略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更激勵他們通過不同的方式認真學習、深入了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詩詞大會讓育人“扎根”
山東科技大學校園被譽為“江北最美校園”,然而很多科大學子只知學校自然景色的秀美,卻忽略了學校詩情畫意和催人奮進的一面。
在歷屆詩詞大會上,設置“詩意科大”競答環節,以評委引領廣大學生暢游校園,領略科大的詩情雅意、絢爛多姿。“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所描寫的菊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所勾畫的桂花、“花時色與香如此,花后娟娟更可人”所屬意的迎春花……在詩詞比賽中,選手們和觀眾們一起漫步校園,徜徉花海。這樣的比賽現場不僅讓人看到詩歌之美,更讓我們感到詩情就在校園,詩意只在心中。
從“朝乾夕惕”的乾惕亭,到“博學與文、篤行于道”的勵志坊,從“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到“若傍闌干千里望,北風驅馬雨蕭蕭”,一處處科大美景沁人心扉,一個個科大故事感人至深。在校園中,廣大青年學子領略了詩詞的絢麗多彩;在詩詞中,每一個科大人也感受到學校的砥礪前行。
從詩詞游園會到校園海選,乃至詩詞大會決賽,山科版的詩詞大會每次舉辦,都在校園中營造起來一股濃烈的中國古詩詞熱潮,更是激發了師生奮勇向前、只爭朝夕的精氣神。
除此之外,學校泰山講壇則給學生提供了接觸文化名家的機會。學校專門邀請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特約主講人酈波教授來校做作“文明的維度與氣象”專題報告,并與學校詩詞大會決賽選手座談交流,讓同學們更深刻地領會了中國詩詞的魅力,感悟了傳統文化的底蘊,文化自信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強化和升華。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加強學生對詩詞文化的學習,是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實現文化育人的重要途徑。從詩詞游園會到校園海選,乃至詩詞大會決賽,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卻在校園中營造起來一股濃烈的中國古詩詞熱潮。學校打造此次詩詞盛宴,不僅讓廣大學子在中國詩詞中體味了修齊治平、興亡有責,感受了厚德載物、明德弘道,學會了執兩用中、守中致和,更收獲了文化自信、民族自強。青年學子是祖國的棟梁,民族的未來,應當讓更多的青年走進詩詞、感悟詩意,把延續千年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國家富強。(通訊員: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