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辭:
十余年如一日,他扎根于最平凡的工作崗位,在默默無聞中實踐著教書育人的崇高理想。熱心、誠心、細心,他朝起晚息,默默堅守;真心、愛心、耐心,他春華秋實,門庭桃李。他是一面旗幟,更是一種精神,譜寫著一曲愛崗敬業的光榮贊歌。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10多年的教育教學之路,杜軍腳踏實地,風雨兼程,一步一個腳印。回首征程,多的是辛苦和忙碌,但更多的是感動與感悟。作為一名從事教育、服務的高校管理人員,教學管理崗位是他人生之路上堅守的驛站,在平凡而又神圣的教育生涯中,他堅持“管理就是服務”的理念,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更多的是積極奉獻、無怨無悔、埋頭苦干,不斷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水平,圓滿完成學校和學院交給的任務。
用“真心、愛心、耐心”,做好學生管理工作,真正成為學生的知心人
2004年至2008年,杜軍擔任機電學院2004級9個班級350余名學生的輔導員。輔導員工作是繁重且瑣碎的,而他卻深深投入其中,因為他知道這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在工作中,他本著平等與尊重的原則,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和學生建立起了一種平等的、朋友般的師生關系。他利用空余時間和學生談心,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和心理動態;幫助他們解決存在的問題,把滿腔的愛和熱情都傾注在了學生身上。
“輔導員是做人的工作,不但要有愛心,還要具備愛的能力,更要具備職業道德,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這個職業。”杜軍在自己的工作總結中如此寫道。他擔任學生輔導員期間,經常能在學生之間聽到這樣一些話,如:“輔導員又到宿舍查早起和衛生了”“杜老師又到我們班級來聽課了”“阿杜今天叫我去聊天了”等等。同時,作為大一新生的輔導員,他非常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過自學或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圍繞學生的特點幫助他們一起規劃大學生活,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動向,幫助學生減少對大學生活的不適應,學生每一天的成長進步他都看在眼里。
杜軍堅信“廣施愛心者,得學生真心”,他平時用真心、愛心、耐心去關愛學生,幫學生解決各種困難、疏導心理困惑。通過不斷努力,他所帶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各項成績均名列前茅。期間,有1個班級榮獲山東省優秀班集體,5個班級榮獲校級先進班集體,60多人次獲得省級以上榮譽稱號,300多人次獲得校級獎學金,30余人次獲得各類企業獎學金。2008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到99.81%,位居全校第一,考研率高達25.4%,比往年提高7個百分點,學生安全文明離校,未發生任何惡性事件。個人先后榮獲“優秀教育工作者”“學生社團優秀指導教師”“大學英語四級統考管理優秀獎”等稱號。
用“熱心、誠心、細心”,做好服務管理工作,力爭成為師生的貼心人
2007年11月,由于工作需要,杜軍到學院黨政辦工作,同時兼任9個班級的輔導員,還擔任學院工會副主席,工作任務繁重,班級瑣事繁雜。無論是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還是教師服務管理工作,他忙而不亂,有條不紊。
杜軍將“多行動,少憂慮。也許做不了最優秀的,但可以做最勤奮的;也許做不了跑得最快的,但可以做跑得最執著的”作為自己的工作理念。他秉承“辦公室是教師之家,應全心全意為教師服務”這一宗旨,堅持傾聽教職工的心聲,做教職工的貼心人。在具體服務工作中,對每一位前來辦事的師生做到“三個一”的接待禮儀,即一張笑臉、一聲問候、一腔熱情,做到來有迎聲、問有答聲、去有送聲、贊有謝聲;堅持“五個一樣”的辦事原則,即服務、咨詢一樣熱情,生人、熟人一樣和氣,老師、學生一樣尊重,忙時、閑時一樣耐心,早來、晚來一樣接待。熱心、耐心地辦好每件事,使師生高興而來、滿意而歸。對于師生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他總是給予幫助或是送上建議,因此大家遇到什么問題都喜歡與他交流探討。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通過“熱心、誠心、細心”的服務,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肯定,成為師生的貼心人。他先后榮獲“十佳青年”“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網絡管理員”“優秀工會工作者”等稱號。
作為學院黨政辦主任,他積極協助學院領導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對于領導安排的各項工作,及時全面領會領導的工作意圖,根據領導的要求,制定詳細的工作方案;認真做好材料撰寫、文件起草印發、會務安排、信息上報和檔案管理等工作;協助領導做好人事、財務、宣傳、資產、工會、綜合治理等各項工作,無任何治安事件及安全事故發生。在各項工作時間緊、人員少的情況下,不計較個人得失,保質保量地完成了領導交給的各項任務。2014年,學院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院黨委連續10年被評為“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學院網站連續兩年被評為“明星網站”。自2005年至今,個人連續10年榮獲校“優秀通訊員”稱號。
用“全心、潛心、靜心”,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努力成為知識的探路人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杜軍在做好服務管理工作的同時,時刻不忘專業學習。雖然管理崗位的工作繁忙,但他本著“全心教育教學、潛心專業學習、靜心反思研究”的原則,一直擔任專業課教師,站在教學第一線,切實體會作為一名普通教師的壓力、艱辛和快樂。他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廣泛涉獵各種教育報刊、雜志,閱讀大量優秀的教育著作,虛心向老教師及有經驗的年輕教師請教學習,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學理論和方法。主要講授《領導科學》《公文寫作與管理》等專業課程,同時先后參與省部級科研課題5項,榮獲省部級獎勵2項,發表論文7篇,參編專著3部,主持或參與校級課題3項。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他一路走來,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也沒有世人皆知的榮譽,但十幾年如一日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工作著,塑造了一種在平凡的崗位上不平凡的敬業精神。他堅信,無論是工作、學習抑或其它,只要悉心灌溉,靜候花開,花一定會開得艷而多。(張洋、駱珊珊參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