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孕妇毛片丰满孕妇孕交,欧美疯狂群交一区二区视频,аⅴ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免费看无毒强奸片

X

科大學子/校友

李華中:離開母校的日子
發布時間:2024-12-09 點擊:

2002年12月,李華中與棗莊市領導班子成員在山東科技大學青島校區參觀學習

我曾在山東科技大學學習和工作了20個年頭,20世紀90年代初,因為工作需要,我離開了母校,到棗莊工作。盡管依依不舍,但令人欣慰的是,因為母校的教益,我終于闖出了新的天地。

記得1997年9月,全國素質教育現場會在煙臺召開,我有幸參加了這次會議。會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國家教委主任朱開軒在講話中強調,要在擴大基礎教育辦學規模的同時,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特別是國家教委黨組書記陳至立關于要努力大面積提高辦學質量的講話,對我震動很大,聯系到棗莊的實際情況,我坐臥不寧,躍躍欲試,我們召開局黨委會研究,統一思想。大家一致認為,這是實施素質教育、扭轉棗莊市教育質量偏低的極好機會,決定乘大會東風,在全市進行教育改革,打一場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翻身仗”。

“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這場全市教育系統從上到下的改革,從1997年到2002年,前后持續了5年多。我們在加強教育硬件建設的同時,先是進行了教學改革,緊接著進行了教育管理“四制”改革,5年多的奮發進取,使全市教育教學質量躍入全省上游水平。

首先是向先進地區取經,走出去、請進來,學習他們好的經驗,使大家轉觀念換腦筋。我們多次到石家莊、汩羅、泰州等地考察學習,并邀請全國知名專家來棗莊介紹教育改革發展的最新消息。唐山一中校長周紹華、泰興洋思一中校長蔡林森、上海建平中學校長馮恩洪、黃岡中學周益新、北京大學教授相洋等應邀來棗莊作了多場報告。這些精彩的報告猶如在平靜的水面投石,立刻激蕩起一層層漣漪,在全市教育系統引起了強烈反響,沖擊了陳舊觀念,激發了創新熱情,在全市形成了促進提升教學質量的濃厚氛圍。

在此基礎上,我們陸續制定了一個個“逼進”“逼上”的措施:

一是實行三個學段(小學、初中、高中)一齊抓,三個年級(高一、二、三年級)一齊抓;二是充實市教育部門的教學骨干,各區市強抽人、抽強人、補齊補強教科研人員;三是確立了區(市)教育局管理高中教學的責任。四是出臺了“兩把尺子”。一把“尺子”是衡量每個教師業務水平的,主要是“系列課達標”:另一把“尺子”是衡量學校教學管理水平的,就是學校教學的規范化達標。五是制定了校長、教師的考核辦法。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教學質量的提升效果逐步顯現出來,高考成績逐年上升。

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深刻感受到要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除了在教學業務技能上抓管理,還必須在機制上形成一個競爭的局面,把整個教育系統內在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才行。

于是,我們大張旗鼓地進行了棗莊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中小學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主要是推行“四制”改革,即校長競聘上崗制、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崗位目標責任制和等級工資制。校長三年一聘,雖然全市先后累計辭退、落聘教職工員工一大批,但由于操作平穩,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教育系統教職工無一人上訪。

這次改革,改的是沿襲多年的管理體制,是學校管理的弊端。讓校長上“擂臺”,德、能、勤、成績不佳者要落聘;讓教師來競聘,差的要轉崗或落聘,收入減少。獎勤罰懶,使教育內部產生了巨大的活力。

教學與管理兩大改革,經過連續幾年的堅持,棗莊市的教育教學質量終于取得了重大突破。素質教育全面展開,高考成績升本科萬人比名次在全省地市中大大前提。《齊魯晚報》在頭版頭條刊登了山東高考狀元連續出棗莊的消息。家長高興、領導滿意、社會肯定,市委、市政府連年給予嘉獎,教育系統內部深受鼓舞。2000年1月17日,《山東教育報》刊登了棗莊市教育改革的消息;《光明日報》于2002年12月9日以“歷史性的跨越”為題介紹了棗莊教育的改革經驗,隨后省內省外教育部門的同志接踵而至,來了解棗莊市教育改革的經驗。

2001年3月,組織決定讓我在擔任棗莊市教育局長的同時,擔任棗莊師范專科學校黨委書記。上任開始,正趕上全國高等學校按共建、調整、合作、合并等方式,進行改革和調整、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不少學院經合并和充實辦成了大學,一大批地市級城市辦起了自己的專科大學。

把棗莊師專創建成本科學院,當時全市呼聲很高,師專教職員工更是急切盼望著。此前,師專校領導班子已開始制定計劃,并請設計院設計了主樓的效果圖。但是,整個升本工程沒有展開,原因是當時正值經濟滑坡、財政困難的特殊時期,上級不可能撥款,市里也沒有錢,學校自身因建教學樓還欠著債務。怎么辦?干不干?那時教育部對東部地區高校升格的評估審批已接近尾聲,下一步將重點轉向西部地區,再晚了將錯過這一機會。我與班子成員一起反復研究,一致決定:沒有條件創造條件,錢多錢少都要啟動,力爭用3年的時間完成學校升本任務。

于是,我們一方面在學校內部發動對教學、科研、后勤管理的改革,對學科建設進行規劃,做著全面準備;一方面積極向上匯報爭取。起初,省教育廳領導說,各地都在辦大學,你們棗莊市可以辦,也可以不辦,因為你們資金缺口大,山東省也不差這一所學校。在市里,黨政領導思想上是贊成的,精神上是支持的,但市委書記、市長因為財政困難而遲遲不拍板。盡管這樣,我們還是沒有放棄,因為我們知道,其他地市辦大學也是多方籌集資金,況且也不是所需資金一步到位。于是,我們一方面向市委市政府匯報爭取,一方面跑銀行和企業。有一天,我找到了時任市長馬金忠同志,我說:“馬市長,有些地市辦本科學院就是在原師專校園里擴了地皮新建了幾個大樓,補充了一些師資和教學實驗設備,又整合了幾個中等專業學校,上級評估驗收時就通過了。我們把棗莊師專的校園向南向東擴展,蓋上幾個大樓,再把市經濟學校和棗莊師范學校合并起來,也就差不多了。”馬市長問,建幾個大樓要多少錢?我把當時需要的投資測算數告訴他之后,他沉思了片刻說,那就干,不過市財政一次拿不出,要分3年給,連續3年給。我一聽特別高興,回校后立即與校長商量向市政府再作詳細匯報。幾天后,在馬金忠市長的支持下,市政府研究棗莊學院創建問題的辦公會如期召開。會議決定,撥給棗莊師專建校資金,分3年撥付,另外政府負責支付首批設備費貸款的利息,其余建校經費由學校負責向金融部門貸款和通過其他渠道籌集,會上同時決定成立棗莊學院建設指揮部,由市長馬金忠擔任總指揮。這一天是2001年6月16日,棗莊學院強校升格工程的序幕正式拉開。

此后,我們根據工程進展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多次向市委、市政府領導匯報,馬市長帶領建設指揮部全體人員先后四次齊聚學校,現場聽取匯報、解決問題。隨后,學校又多次跑銀行爭取貸款,各銀行在向本科大學貸款基本滿足的情況下,對專科學校貸款在政策上放寬,于是學校又向棗莊建設銀行辦理了貸款,用于征地和新建教學樓、宿舍樓和體育場以及教師的引進、教學設備的購置。

在創建過程中,省教育廳和市領導給予了高度重視和支持。齊濤廳長、馬慶水副廳長、毛有高處長等多次聽取匯報并組織專家進行初評,特別是在教育部評估時給予了精心的指導。時任市委書記張傳林帶領市四大領導班子成員為學院建設工程奠基,市長馬金忠親自帶領我和校長到濟南向副省長邵桂芳匯報。劉玉祥同志來棗莊任市長后,幾次到創建現場檢查指導,使學校建設得以快速推進。

學校領導班子迎難而上,負重前行,在創建過程中精心運籌、干字當頭。規劃、征地、貸款、招聘、采購、施工及學校的日常管理有條不紊。大家沒有周末和節假日、每天工作八小時的概念,三年多來夙興夜寐,為著學校美好的明天團結協作、奮力拼搏。

2003年6月23日,學校迎來了以中國海洋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秦啟仁教授為首的山東省高校設置評議專家組來學校實地考察初評。8月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致函教育部申請將棗莊師專改為棗莊學院。2004年2月11日,以江西省教育廳原副廳長、南昌大學黨委書記周紹森教授為首,由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泰嶺、昆明理工大學校長廖白瑜、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家崎、內蒙古工業大學副校長張治務、教育部調研室巡視員王茂根和規劃司高校設置處副處長韓筠組成的專家組來學校評估。3月23日,全國高校設置評議委員會在成都郊外的金牛山莊召開四屆二次會議,評議各地申報的新一輪高校設置。會議于27日上午進行最后投票,10時15分結果揭曉,棗莊學院以全票通過評議。我們心頭的一塊石頭終于落了地。棗莊人民和師專師生企盼已久的時刻到來了,棗莊市從此結束了沒有本科高校的歷史。

當我們從成都回到學校的時候,師生員工全體出動,主樓前的噴泉廣場成了歡樂的海洋,師生列隊歡迎、掌聲雷動,一只只滾燙的手、一張張燦爛的笑臉,表達著由衷的喜悅之情。

什么時候有過這樣的激動?什么樣的氣氛能如此醉人?此時此刻,全校師生都為成功而興奮,為明天的希望而感動。

【李華中:地礦系地質1971級校友。】

選自《科大故事③》(2021年9月出版)(材料提供:李華中 整理:韓洪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