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孕妇毛片丰满孕妇孕交,欧美疯狂群交一区二区视频,аⅴ中文天堂最新版在线,免费看无毒强奸片

X

科大學者/故事

蔣國安:60歲后也能搞教改大項目
發布時間:2018-06-15 點擊:

1998年之前,我一直承擔著系主任工作,1998年我從系主任崗位上退了下來,有了更多的精力關注教學和科研。教學、科研和管理這三部分工作對于我個人來說,教學是最基本的工作。在大學里當教師,關鍵就是上好課、教好學生,這樣才對得起教師之名。不做管理工作了,我就想靜下心來琢磨琢磨如何提升教學水平。

2000年,接到教育部通知可以申報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當時的系主任王新華提出來由我牽頭申報。我當時覺得教育部的教研項目難度大,不好做,所以不想出這個頭。后來,大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有人說,肯定不會好做,但正因為難,才要去啃這塊硬骨頭。更多的人覺得,多年來圍繞著采礦專業的教學改革,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也積累了很多經驗,取得了一些教學成果,如果申報這個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批準的可能性很大,這對于采礦專業課程優化非常有意義。當時幾個人一商量,決定報!

既然決定要報,就憋著一股子勁,一定要拿下來,由我來帶頭申報“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整體優化與實踐”教學研究項目,幾個人馬上開始熬夜整理材料。

2001年6月,終于傳來了好消息,我們的項目申報獲得了教育部批準,項目的期限是從2001年10月開始,到2004年10月結束,并且得到了“世界銀行貸款”的支持。這個項目的獲批來之不易,教育部的通知一發出就引起了國內同行的高度關注,全國各個與礦業有關的高校都申報了,最后只有中國礦業大學和山東科技大學兩個單位獲得批準。比起當時申報工作,項目做起來更是難上加難,前前后后經過了三年多。首先,我們確立了用高新技術提升和建設傳統專業,把采礦工程專業辦成從事固體礦床開采的“大采礦”專業的基本改革思路。“大采礦”的意思是,不單單是采煤礦,固體礦床包括煤、金屬與非金屬。這個項目研究涵蓋了學生培養的全過程,包括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正式引入課題,要求實踐教學目標具有更高的水準,整合現有的課程設置,設計了從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到專業課都進行較為徹底的整合與優化的方案,體現了以信息技術為主線的高新技術在礦業工程中的應用。將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寓于教學全過程,并積極支持學生廣泛開展課內外科技創新活動。最后提交的《采礦工程專業教學計劃改革方案》及其《主要課程教學大綱》等多項研究成果表明項目研究達到了預期目標,實現并部分超過了《項目申報書》和《項目認定書》中承諾提交的成果。

這個項目和一般的教改項目不一樣,主要有幾個特點。

首先,參加項目的研究人員多,除了采礦工程、通風安全、礦山壓力、特殊開采等專業教師外,還涉及全校很多專業老師,包括文法學院的政治課,基礎部的數學、理論力學、材料力學課,外語學院的英語課,地質和測量學院的地質和測量課,機電學院的機械設計基礎課、普通電工和礦山電工課、提升運輸通風排水等課程的專業教師。這個項目整合了學校乃至社會的力量,要組織這么多教師,協調這么多方面一起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再者,項目研究的工作量巨大,課程和教材建設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要通過構建大類學科基礎課程平臺,凝合專業主干課程。要徹底整合與優化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到專業課,最終提出各課程的課程大綱及實習大綱。我帶領全系教師進行了大量課程改革,同時按照新的教學模式,開展新教材編寫工作。

此外,在項目研究方面,我們不僅廣泛調研了國內資料,而且還吸收了國外一些大學好的做法。課程設置吸收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印度礦業學院、英國諾丁漢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等學校采礦專業的教學計劃和課程設置的優點。值得一提的是,項目還吸收了學院團委輔導員等管理人員參加,重點進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畢業生工作情況的調研。功夫不負有心人,項目完成以后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在很多方面都是國內領先的,這對國內高校采礦類專業教學發揮了示范和指導作用,概括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在采礦工程專業教學過程中,采用基礎厚、口徑寬、素質高的“大采礦”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原來只從事煤炭開采為主體的情況下,向金屬礦與非金屬礦床開采方向擴展,以適應地方礦業全面發展的需要,使培養的學生專業適應面更廣,更利于學生發展,也可更好地為地方經濟服務。

在國內率先對采礦專業的基礎課與專業基礎課進行了全面、高強度、系統性的整合與優化,其中突出地對物理和多門力學課程進行了整合,使其體系明晰,刪去了大量重復內容,節省了學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課程設置中,強調層次性、全面性、先進性和實踐性,堅持“人文課要寬、基礎課要厚、專業課要精、選修課要新”的原則,對各類課程進行了比較科學的定位。

加大了對英語教學、計算機教學的改革力度,開展了采礦專業全程英語教學的試驗,多名學生用英文撰寫畢業論文,本科生英語四級通過率超過國內重點院校平均水平。在助推礦業適應21世紀經濟發展、走向世界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對專業課程重點進行了整合與優化。把多門專業課程整合成 “固體礦床開采學”一門課程,配以4門選修課,在專業課的教學上闖出了一條新路。

教學方法與教學環節有改革和創新,雙語教學、名師講座、分類實習、第二課堂等環節對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就業能力等方面有很大幫助。

項目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除了整個教學計劃和各課課程大綱外,還制作了15個教學軟件與CAI課件,正式出版教材11部、專著9部,校內自印講義6部,發表論文50篇。

《采礦工程專業課程體系整體優化與實踐》項目在結題時,得到教育部專家鑒定委員會的高度評價,鑒定委員會認為:本項目投入人力之多,經費之巨,完成工作量之大,取得成果之多,這在國內采礦專業中前所未有,對國內采礦學科的教學改革具有良好的指導與借鑒作用。

一個“前所未有”,讓同志們感到3年的付出再辛苦也值得。該項目最后獲得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在全國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大家高興地擊掌慶祝。回想起當時那種收獲以后的放松和欣慰,到現在想起來都很激動。總結當時的心情,有點像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講的三種境界,一開始的時候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成功了是豁然開朗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選自《科大故事①》(2016年9月出版)(講述蔣國安 整理: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