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紀律處分制度是全面從嚴治黨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維護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黨自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視紀律建設,在百余年奮斗中經歷了與時俱進的發展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紀律處分制度,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的進程中體現出紀律建設重要的時代價值。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黨紀處分制度的初創階段。建黨之初,我們黨就把紀律建設視作黨的生命,根據當時政治斗爭的實際需要,對黨內紀律處分制度進行不斷探索實踐。黨在革命斗爭環境下的紀律處分制度主要側重于對黨員政治立場的堅定性和行動的統一性的要求,對于違反紀律的黨員,采取的主要處分措施集中在警告、開除黨籍等。
這一時期,黨紀處分制度有效維護了黨的團結統一和戰略決策的貫徹執行。通過明確規定黨員的行為準則和違規處罰措施,有效避免了在戰爭背景下黨內分裂和派系斗爭的出現,確保了黨員在思想和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黨中央決策得以有效貫徹執行,從而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是黨紀處分制度的發展階段。新中國成立后,各項事業百廢待興。為了適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需要,黨的紀律處分制度得到了細化,形成了包括警告、嚴重警告、撤銷黨內職務、留黨察看、開除黨籍等多種處分形式在內的完備懲處機制。
這一時期,更為系統的懲處措施的設立與實施,有效推動了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與發展。黨紀處分制度通過嚴懲那些試圖破壞社會主義制度或違反社會主義原則的違紀行為,確保了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對社會主義制度的信心和支持,全身心投入社會主義建設工作中。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是黨紀處分制度的創新階段。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也帶來了多元化的社會思潮影響。為加強黨的自身建設,黨紀處分制度在制度內容、監督機制、懲處方式等方面均有創新發展。
這一時期,在制度內容的創新上,增加了對黨員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行為規范要求,如禁止利用職務之便謀取私利、禁止違反市場公平競爭原則等,使黨的紀律處分制度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在監督機制的創新上,強化了組織監督,如建立巡視制度、派駐紀檢組制度等,有效地加強了對黨員的日常監督和管理,提高了黨的紀律處分制度的執行力和威懾力;在懲處方式的創新上,增加了通報批評、誡勉談話等方式,更加注重對黨員的警示和教育作用,督促黨員自覺遵守黨的紀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是黨紀處分制度的豐富完善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黨的紀律處分制度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展現出了鮮明的時代特色。黨立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深化了黨紀處分制度的內涵,更加強調對黨員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的全方位要求;改進了黨員紀律監督手段,通過完善巡視制度、派駐制度和舉報、調查機制等加強對黨員的日常監督和管理;注重把紀律挺在前面,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將違紀違法苗頭有效地進行源頭管治。
這一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更加注重從思想上、制度上發揮黨紀處分制度的警示作用,通過強化紀律意識,筑牢黨員思想防線,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讓廣大黨員學紀、知紀、明紀、守紀。這種制度化的約束和懲處機制,促使黨員深刻認識到紀律的嚴肅性和必要性,進而形成強烈的遵紀意識。黨的紀律處分制度正是通過嚴格的懲處機制,向全黨全社會傳遞出反腐敗、正風氣的強烈信號,營造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這種政治生態不僅有助于對外提升黨的形象和聲譽,還能對內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增強黨的戰斗力,為黨的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紀律保障。
(作者徐波,系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