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平麗:地科學院副教授。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得到學生認可,在承擔的“古生物地史學”教學任務中,學生教學質量評價全院位列第一;主持校級教改項目群星計劃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縱向項目5項;發表SCI、EI、中文核心等論文40余篇,參與出版專著2部,參編教材3部,參與編訂行業生產手冊一冊;發表教學論文10篇;指導本科生在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篇、國際SCI論文1篇;獲學校“優秀教師”“科技創新優秀指導教師”“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稱號,2017年在首屆“全國大學青年教師地質課程教學比賽”中獲一等獎,2015年獲全國煤炭行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6),2018年獲山東省省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4/20)。

馬鶴:礦業學院團委書記。致力于大學生成長成才,推行學生精準、規范化管理服務,探索構建六位一體的學生工作體系,凝練了“家庭溫暖+”等六大育人理念;先后擔任87個班級3312名學生的專職輔導員,2個班級獲“山東省先進班集體”,82人免試推薦碩士研究生;參與各類科研課題14項,其中國家級課題1項,發表思政工作論文6篇,EI檢索論文1篇;先后獲山東高校輔導員工作論壇征文二、三等獎,并在論壇作典型發言報告,取得全球職業規劃師、高校生涯課程導師資格認證等;曾獲評學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工會工作者”“社團優秀指導老師”“學生科技創新優秀指導教師”,多次獲評山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優秀指導教師、山東省社會實踐優秀指導教師。

郭斌:測繪學院副教授。先后承擔本科生九門專業課授課任務,連續兩年被評為“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兩次年度考核優秀;指導學生獲批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3項(已結題),獲全國共享杯特等獎(1/1356)、全國測繪大學生論文大賽一、二等獎等國家級獎10余項;積極開展科研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縱向項目6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錄20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曾獲得第五、六屆全國“共享杯”大學生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創新大賽優秀指導教師,校第十四、十五屆“我心目中的好老師”,獲“青島市民盟盟務工作先進個人”“學生科技創新優秀指導教師”“優秀工會積極分子”等榮譽稱號;獲測繪學院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一等獎。

姜薇:藝術學院講師,山東省“音樂科技”重點實驗室骨干成員。出版專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主持山東省藝術重點課題1項,獲批音樂科技發明專利1項;多次擔任校第三次黨代會、慶祝建黨95周年等大型文藝演出節目導演,擔任特色黨建品牌項目歌劇《江姐》等高水平專業音樂會鋼琴伴奏150余場次,為學校美育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指導學生參加國際、國內鋼琴專業賽事300余人次,3次獲得山東省教育廳頒發的優秀指導教師獎,多次獲德國威斯巴登國際鋼琴大賽等國際國內專業鋼琴比賽優秀指導教師稱號;獲校首屆微課大賽三等獎,藝術學院講課比賽第一名;獲評學校“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黨務工作者”“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優秀園丁”“科技創新優秀指導教師”。

王亮:機電學院副教授。獨立撰寫英文授課課程介紹及教學大綱各3門,中文授課課程介紹及教學大綱各1門;參加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申報工作,參加機械電子工程品牌專業建設,負責專業基本情況材料的整理撰寫,并申報成功;作為主要人員參與國家基金課題3項,主持省部級3項,其他縱向科研課題4項,橫向科研課題8項;發表學術論文(首位)22篇,其中SCI、EI收錄7篇;獲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10項;博士論文被評為山東省優秀博士論文,獲評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等次內人員)成果9項;連續兩次被評為學校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獲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煤炭工業生產一線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呂茂麗: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副教授。認真做好學院的各項教學工作,不斷深化教學改革,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加強課堂教學理論研究和實踐,獲得中國煤炭教育協會教學成果三等獎、校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三等獎;獲得統考優秀獎2項、教學改革優秀獎1項;積極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外研社·國才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等各種活動,學生在比賽中多人次獲特等獎和一等獎以上;獲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優秀教師指導獎、學生課外活動優秀指導獎等多項獎勵;先后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科研項目10余項,獲得廳局級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1項,編寫書籍7部,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多次獲“我心目中的好老師”“優秀教師”“三八紅旗手”等稱號。

劉晶:土建學院主任科員。擔任學生輔導員12年來,累計帶學生5198人次;班級管理中,堅持“六抓”和“四看”,形成了“目標化、制度化、規范化”的班級管理體系;所帶班(團)優秀率達90%,違紀率低,曾帶出3個省級先進集體,校學生會副主席3人,院學生會主席5人、副主席28人;現帶13個畢業班,獲校先進集體(支部)8個,12人次獲省級及以上先進個人稱號,其中2人獲孫越崎優秀學生獎;指導學生在省級及以上競賽中獲獎40余項;獲國家職業資格證書2項,申報課題3項,提交論文3篇,授權專利1項;獲“山東省大學生科技節優秀指導教師”、“2018年青島市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教師”、學校“優秀輔導員”“創先爭優活動優秀共產黨員”等30余個獎項。

王鵬:電信學院應用物理系黨支部書記。教學風格深受學生喜愛,多年來《大學物理》課程所教班級學生的教學質量測評成績名列前茅;科研方面,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山東省高等學校科技計劃項目1項,發表SCI論文16篇,研究成果獲山東省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1項;獲校“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生科技創新優秀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先后獲得“山東省第四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比賽”優秀獎、學校“第十七屆青年教師教學比賽”一等獎、全國煤炭行業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第二位)、學校2016年教學成果獎特等獎(第二位),3次獲得學校“統考優秀獎”,指導30余名學生在科技競賽中獲獎。

馬韶霞:材料學院團委書記。擔任本科生兩門必修課授課任務;積極探索大學生思想教育新途徑,在凝練和提升親情教育、大學生黨員紅色先鋒成長計劃等品牌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教育模式;深化優化“小草學堂”社會實踐活動的育人、助人和服務社會的功效,該項目獲評2016年度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獎等3項國家級獎項;先后參加校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5項,發表論文6篇;參與的“大學生紅色先鋒成長計劃”獲山東省思想政治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先后3次獲得山東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優秀指導者稱號,獲得校級“優秀輔導員”“優秀教育工作者”“三八紅旗手”“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個人”“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先進個人”“我心目中好老師”等稱號。

趙曉穎:泰安校區經管系講師。共教授《國際經濟學》等8門功課;主持山東省文化廳、泰安市社科聯、學校“群星計劃”等教育、科研項目5項;參與省部級、廳局級教育科研項目10余項;主編教材《國際貿易實務》1部,副主編1部;第一作者發表教學科研論文5篇;指導學生赴臺灣參加2017年海峽兩岸大學生國際貿易與商務專業競賽,獲得總決賽一等獎兩項;指導2015、2016、2017賽季POCIB全國大學生外貿從業能力大賽,均獲得團體二等獎;指導2017、2018年全國高校商業精英挑戰賽跨境電商創新實踐大賽,獲得山東省一、二、三等獎多項;工作期間獲得2017、2018經濟管理系年度優秀教師,多次獲得學校科技創新優秀指導教師;獲得學校第十七屆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第二屆微課比賽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