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科技大學交通學院綠色交通技術與產業創新實驗室里,10多名師生正在這里忙碌著。科研助理程冠軍也像往常一樣正在埋頭做實驗,他一邊收集數據,一邊撰寫實驗報告。
這是程冠軍擔任科研助理的第二個年頭,然而他從事大宗固廢綜合利用科研工作已經多年。2016年,程冠軍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土木工程專業畢業,進入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院從事助理試驗檢測師工作;2018年,他又進入山東海逸生態環境保護有限公司擔任實驗室主任一職;2022年,他跟隨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程鈺教授來到山東科技大學交通學院,擔任科研助理崗位一職,完成了從學生身份到企業科研人員再到科研助理的轉變。
程鈺曾在企業工作多年,承擔過諸多國家級科研項目。2020年,他來到山東科技大學交通學院工作,牽頭組建了“固廢資源化利用與碳匯技術創新團隊”,將20多名中青年教師及博士、碩士研究生聚攏在一起,吸納了3名有實踐和產業經驗的科研助理,合力攻關固廢資源化工程利用等國家重大創新需求。
2022年10月,程冠軍來到了山東科技大學,加入這個瞄準前沿、攻堅克難的創新團隊。作為一名科研助理,程冠軍參與到初期實驗室的建設。
“固廢資源化利用與碳匯技術創新團隊”,是以固廢資源化工程利用、固廢基低碳膠凝材料、微生物礦化技術、特殊土處置利用等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研與產業化科研團隊。程冠軍主要負責配合比設計、室內試驗、數據收集、匯總科研報告以及實驗室管理等工作。
從企業的實驗員“跳槽”到高校擔任科研助理,程冠軍做了很多思想斗爭。是程鈺教授的“赤泥大規模綜合利用”的項目深深吸引了他?!斑@是一次有意義、有價值的科學挑戰?!背坦谲娬f,這是他追求一直以來壓在心底的科學夢想的最好的機遇,也是他距離實現自我價值最近的一次挑戰。
什么是赤泥?赤泥的大規模綜合利用有什么意義?
赤泥是煉鋁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堿性固體廢渣,一般情況下每生產1噸氧化鋁就會產生1至2噸的赤泥。根據統計,2017年底,我國赤泥的年排放量已超過了1.12億噸,累計堆存量也達到了11.8億噸,占地超過12萬畝。鋁產業在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固體廢渣,赤泥的大量排放,在帶來巨大環境與安全隱患的同時,已經嚴重制約了鋁產業的良性發展,赤泥大規模綜合利用已迫在眉睫。
程冠軍擔任科研助理后的第一個項目便是解決赤泥大規模綜合利用的世界性難題。他很珍惜這次參與項目的機會,在這樣一個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團隊中,他覺得自己很幸運。能為祖國的科技難題貢獻青春力量,對他來說更是莫大的榮幸。
程冠軍說:“我每天都不斷在學習中實驗,在實驗中學習?!备鶕椖啃枰坦谲姵袚騾⑴c了改性固化赤泥大規模工程利用技術從實驗室模型試驗、小型試驗場、大型試驗場、赤泥路用試驗段、赤泥路用示范工程到實際工程應用的技術、環保、施工等所有過程。
“項目時間緊、任務重,帶來壓力是必然的,但我更享受突破每一項技術難關帶來的喜悅,獲得的成長?!惫ぷ髦校坦谲娛冀K堅持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為按時完成項目節點任務,他曾放棄周末休息時間,連續好幾周“泡”在試驗室里,哪怕是生病期間,他也始終把工作擺在第一位。
在程鈺教授的帶領下,他們突破了赤泥低成本、大規模綜合利用的關鍵技術瓶頸,解決了赤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綜合利用的世界性技術難題,實現了大宗工業固廢、特殊土的生態化處置與利用,目前已取得各類專利、著作權、注冊商標等核心知識產權超過35項,形成了成套科研成果與自主知識產權、主持或參與編寫相關標準規范7項。項目成果入選交通運輸部綠色科技示范推廣工程項目、山東省重點節能技術產品推廣目錄。
如今,程冠軍迅速完成角色轉換,承擔著團隊更多的科研、育人任務,在每一次實驗現場都可以看到他奔波的身影。不僅如此,他還參與到團隊各項標準規范制定以及項目申報、發明專利的文書工作,跟隨團隊老師去企業進行技術交流和推廣應用,協助團隊老師指導研究生以及本科生進行實習實驗。
“我認識到所從事工作的意義,不僅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能力,拓寬了學術眼界,也讓我從老師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崇高的科學追求中,更加堅定了科學報國的信心。”程冠軍說。
不到兩年時間,程冠軍已參與“石材工業廢渣在公路工程中再利用”“海洋疏浚物高值生態化工程利用研究”“混凝土材料綠色低碳設計與高資源化利用”“高速公路輕質固廢與粉土混合料路用性能與施工技術研究”4項橫向課題的室內試驗研究,取得了很多專利等科研成果。
做科研有什么絕招?
程冠軍說:“剛來到團隊做科研助理工作時,我還只是一名實驗員,在勤奮練習檢驗基本操作的同時,更加渴求對技術創新的深入學習。參加科研助理工作第二年,我就開始了配合比設計等更高的創新工作。在大學的創新團隊里,身邊都是優秀的人,也有高端的試驗平臺,我可以邊工作邊學習,理論和實踐結合得更緊,這個選擇讓我倍感‘解渴’?!?/p>
有了過硬的操作技能與扎實的理論知識,程冠軍參與的科研項目越來越多,這也讓他更加堅定了努力做好這個工作的決心。面對一個個難啃的項目,他從未說過一次“不行”,遇到難活兒、急活兒,團隊的老師們也都放心地交給他,這也讓他有了鍛煉自我、施展才能的平臺。
程冠軍說,科研其實需要笨功夫,雖然工作中經常遇到諸多困難。但是,看到團隊的師生都在協力攻堅克難,瞬間就覺得眼前的困難一定能夠突破?!罢J準大方向,看到了國家的需求,我們就有信心克服前進路上的困難。”
在擔任科研助理期間,對于團隊的研究生、本科生,程冠軍一方面會盡己所能,傾囊相授檢驗技能,讓同學們少走一些彎路;另一方面,又鼓勵他們多碰釘子,多發現問題,這也是他在企業工作6年最大的心得。同時,程冠軍對創新成果產業化、市場需求有一定的了解,他經常和團隊老師的學生和實驗室的研究生們一起交流,希望他們的研究方向、創新方向都能夠瞄準市場需求,也會指導他們在寫論文、申請專利的時候能夠緊扣生產一線的現實需求。
“程鈺老師經常講,國家需求和生產需要,都是給科研人員提出的課題,在這個有理想、有情懷、有干勁的創新團隊,讓我收獲不一樣的體驗和快速地成長。我每完成一次技術的實驗,就是一次知識與經驗的積累?!背坦谲娬f。
實驗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給程冠軍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過科研工作本身也是容不得一點差錯?!拔椅ㄓ心_踏實地踐行工匠精神,將工作做到極致,才能讓我們團隊每一個人的科研夢想長成參天大樹?!?strong>(記者:韓洪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