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社區不僅可以滿足生活需求,而且還能足不出戶地和老師見面、聊天、請教問題,真的太便利了。”測繪學院大一學生邵泉森高興地說。
一直以來,測繪學院高度重視“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工作。尤其是自教育部啟動“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試點工作以來,更是大力推進“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堅持“建好社區為學生,為了學生建社區”的理念,按照“黨建引領、力量下沉、學生參與、文化浸潤”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打造育人陣地,實現了社區協同育人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服務質量提升。
黨建引領,學生與紅色先鋒“面對面”
牢固樹立“黨建引領發展、黨建推動發展、黨建示范發展”理念,充分發揮黨的“聚核”作用。打造黨建陣地,建成百年黨史展、紅色精神展,用黨史精神、紅色文化引領學生思想、陶冶學生情操。開展“云集黨旗下”活動,開設《二十大回音》欄目,制作微視頻4期,打造學生社區實體陣地和網絡空間。
設立“黨員先鋒崗”,掛牌“黨員宿舍”,實施黨員服務積分制,發揮黨員在理論宣講、社區服務、文明創建、宿舍融合等方面的示范帶動作用,促進黨建工作與社區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學生黨員年均參與社區服務600余人次,在新生入學、畢業生離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力量下沉,師生交流“心貼心”
踐行“一線規則”,組織領導干部、導師隊伍、思政隊伍、心理安全隊伍等全員入駐社區,使得學生需求在社區就能得到滿足。“學生在哪里,老師就要在哪里,學生工作就應該做到哪里。”測繪學院黨委副書記吳昊說。
打造“社區有約”項目,建立領導干部深入基層聯系學生機制,領導干部不定期深入社區走訪學生;輔導員、班主任、就業導師、心理教師、校友等通過座談會、談心談話、OH卡牌心理團輔等形式在社區引領學生思想、指導學生學業、解決學生問題;通過舉辦公寓安全知識競賽、消防演練、違禁物品展覽警示、“寓”說心語微課等活動,助推學生成長成才。
學生參與,服務學生“實打實”
開展“網格化”管理,實行“樓層長制”,由學生黨員、學生干部擔任樓層長,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推進學生在社區的“三自”作用;開展社區“最美”系列評選活動,樹立典型、表彰先進,評選出最美樓層、最美樓層長、最美宿舍、最美宿舍長等先進集體和個人約300個。
發揮朋輩幫扶作用,開展“幫幫團”活動。邀請學長學姐、優秀校友等通過報告會、“‘寓’見你·青春成長故事”分享活動、科創思“享”沙龍等形式,分享成長心得,傳授先進經驗。2022年獲批立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19項,占全校總量1/6,舉辦國內普通高校首屆無人機測繪創新智能大賽,全國大學生GIS應用技能大賽特等獎實現“四連冠”,參賽團隊成員全部保研……
文化浸潤,知行合一“肩并肩”
實施“經緯藍圖”文化建設工程,以建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環境文化為重點,強化黨史文化引領、科大文化融入、學科文化滲透、網絡文化熏陶。建成“寓”黨同心工作室、國護文化工作室,打造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科文化、科學家精神、紅色精神等于一體的文化長廊,開通公寓微課欄目,舉辦宿舍文化節,構建社區“浸潤式”文化陣地,創新“體驗式”文化場景。
構建社區“家和”文化,建設“書香社區”“公寓書吧”,依托“青子葵”讀書班舉辦讀書會,開展“線上讀書”分享活動、評選“最美筆記”等。發揮學生自主性,制作防詐騙、安全用電等公寓安全教育視頻10個。充分發揮燈塔——黨建在線、學習強國、“香香微課堂”、測繪新青年等網絡平臺作用,形成網絡工作合力,實施公寓“織網工程”。
近年來,測繪學院學生社區建設成果顯著。學生的宜居幸福感提升,學院連續兩年獲評學校學生公寓管理工作先進單位和公寓文化建設先進單位,2人獲評學生公寓管理先進個人,工作經驗《讓黨史學習教育與立德樹人不期而“寓”》登上學習強國平臺,1個作品榮獲山東高校“公寓的故事”公寓文化活動征文大賽二等獎,十余件作品在學校公寓的故事系列活動評選中榮獲一等獎等獎項。(供稿:測繪學院 學生工作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