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9月,翟雨欣以僅超錄取分數線1分的高考成績被我校交通學院錄取。放松的大學環境、自由的生活節奏,她在入學初就開始“躺平”,第一學期下來,十名開外的學習名次讓她一度陷入自我懷疑……
如今,她以智育和綜合專業雙第一的成績跨專業推免至山東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三年多來,她先后獲國家獎學金、程鈺優秀學生獎學金及“青島市千名優秀大學生”和學校“十大優秀學生”“優秀學生標兵”“科技創新拔尖人才”等多項獎勵和稱號。
回撥時光的指針,一個“多面體”新青年的故事就此展開……
學習:從平凡到學霸
“知不足而奮進,望遠山而前行”。第一學期成績的相對“失利”讓要強的翟雨欣重新審視自己,經歷迷茫和自我反思之后,她認識到專業學習靠的絕不僅是天賦,更多的是勤奮和自律,她重新定位自己的學習目標,調整了學習狀態,并制定了嚴謹的學業規劃。自我改變是她撥開迷霧邁出的第一步,在之后的日子里,她十分重視培養自己嚴密的數理思維和長久的專業熱情,寒來暑往,她在學習上從未松懈。
“三年中,我見過無數次凌晨2點鐘的月亮,也擁抱過清晨5點鐘的朝陽。”翟雨欣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將自己作為最大的競爭對手,通過不斷“復盤”超越自己,力求做到最好。
在她的奮起直追下,前三年的平均學習成績達93.34分,順利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最終在交通運輸專業130人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以智育及綜合專業雙第一的優勢,成功推免至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攻讀碩士研究生。
科研:從偶遇到執著
“其實剛開始接觸科研與學科競賽只是一個巧合,那時的我只是想做一下其他的嘗試,但在這個過程中認識了許多優秀的學長學姐,我也切切實實愛上了每天泡在實驗室的生活,并在一步一步研究中不斷找到了大學的意義。”
大一下學期翟雨欣偶爾參與了一次智能車比賽,并通過優秀學長的推薦加入了機械制圖協會。從此,她嘗試了更多的學科競賽,也逐漸踏上了她的“科研之旅”。熱愛是最好的老師,翟雨欣始終堅持“教室——實驗室——宿舍”三點一線的平淡生活,在一次次嘗試中,她逐漸從“科研小白”蛻變成為能夠獨當一面的項目負責人。三年多來,她先后在各大賽事中斬獲國家及省部級競賽獎項27項,連續兩年主持(參與)國家級大創項目并均以優秀結項。在擔任科技創新隊隊長和協會副會長期間,她帶頭參與創新實踐,帶領團隊自主研發兩項產品并落地,解決了難以實現全域交通信息管控的難題,獲中科院“科創計劃”立項,并與相關企業達成初步孵化合作意向,團隊累計獲科技競賽獎勵40余項。
在服務交通強國建設的熱浪中,翟雨欣始終將交通人的使命根植于心,致力于讓“流動中國”充滿生機與活力。她先后以第一、二作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三篇,以第一著作權人授權軟件著作權兩項,授權實用新型專利一項,獲校“科技創新拔尖人才”稱號,大學期間累計獲獎學金及科研獎勵約4萬元。
翟雨欣在回憶科研經歷時談到:“我已記不清在實驗室里熬過多少個通宵,但科研也讓我明白了‘不畏真理無窮,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的道理。每一次學術交流都讓我收獲頗豐,讓我更加體會到科研的魅力。”
實踐:因熱愛而堅持
“我奉獻,我快樂”是翟雨欣始終奉守的信條,她熱愛青年志愿者工作,三年多來,她用青春的激情與愛心為社會傳遞溫暖和幫助。從公益活動到義務支教,她累計志愿服務時長超500小時,累計受益人數300余人,在奉獻中向上生長,向下扎根。
她走近貧困區兒童,在公益中回報社會,用音樂傳遞科大聲音。團隊協助資助6名貧困兒童,并同清華大學達成長期合作。
她深入社會基層,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獲東營市“年度優秀志愿者”、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學生”等榮譽稱號。
她累計擔任校級重點實踐團隊隊長3次,獲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優秀團隊、百佳公益組織獎、青島市西海岸優秀志愿服務項目等集體榮譽,實踐成果獲校級及以上獎項10項,事跡被40余家媒體宣傳報道,以青春之小我助力青春之中國。
在學院,她擔任“行遠”宣講團團長,錄制多個紅色宣講微視頻并屢獲獎項,用“青言青語”講好黨的創新理論,傳遞青春正能量。
文藝:工科女的別樣青春
作為一名工科女,翟雨欣不拘泥于做一名機械化的“學霸”,而是愿意嘗試更多新的角色。她興趣廣泛,愛好唱歌、舞蹈、彈琴、辯論,她加入山東科技大學大學生藝術團聲樂隊、辯論隊,并多次登上各大晚會的舞臺。
“在傳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翟雨欣自中學時就不斷追求文藝之光。她考取了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七級證書、世界華人體育舞蹈協會拉丁舞金牌,曾獲全國國際標準舞公開賽銀牌、銅牌及山東省高校“百校接力唱百年”二等獎等20余項獎項,始終做“用腳步點亮充滿生命力的陽光”的踐行者。
“我的夢想是讓中國‘大通道’釋放‘大活力’,讓世界感受中國速度,看到‘流動中國’的魅力。回首這三年,充實又幸運,我取得了許多剛入學時完全不敢想象的成績。”翟雨欣始終相信,生活的道路不是平坦的,她將此刻視為新的開始,讓自己這個“多面體”新青年在未來創造更多新的可能。(通訊員:劉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