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先后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山東省研究生成果獎,連續7次獲學校一等獎學金,獲評山東省優秀學生干部、山東省社會實踐優秀學生等20余項榮譽稱號。
六年來,他先后擔任班級班長、學生會副主席、交通學院田徑隊隊長、優選計劃輔導員、“通心相隨”志愿服務黨支部書記……他就是學生口中的“兆哥”,交通學院2021級碩士研究生任泳兆。
身兼數職,用行動踐行責任
時間回到六年前,第一次當班長的任泳兆,經歷了一段從懵懂、探索到成熟的成長之路。起初,班級存在凝聚力不強、學生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他與班委一起認真研究對策,組建了學業幫扶組、活動打卡組和科創小組等多個小組,有效提高了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大四考研復試期間,他了解到有的同學因性格內向,沒有勇氣主動聯系導師,陷入了困境,他主動聯系提供資源,幫助同學成功調劑至我校攻讀研究生。到畢業時,班級18人考研“上岸”,就業率達100%,班集體先后獲評“先進班集體標兵”“五四紅旗團支部”等榮譽稱號。
任職院學生會副主席期間,他積極探索“三走”活動的常態化,并擔任學院首屆田徑隊隊長。在他的帶領下,田徑隊實現了從無到有、從無序到規范、從弱小到壯大,他帶頭訓練、積極參賽并做好傳承,學院學生在學校運動會的參與度和獲獎層次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從團體第7名躍升至第3名,男甲4×100打破校運會紀錄并保持絕對優勢,在多個項目斬獲冠軍,創下了一個又一個驕人的成績。
任泳兆剛擔任“優選計劃”輔導員時,便面臨團委人手緊缺的情況,他負責2021級本科生7個班,成為同年優選計劃輔導員中唯一一個獨立帶班的人,同時分管大學生科技創新、社會實踐與志愿服務、國防教育等工作。各種繁雜的任務蜂擁而至,讓他一時間有些不知所措,但他沒有退縮,而是虛心向老師和前輩請教,以最快的速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面對一名來自西藏的學生,入學后出現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習生活不適應、人際關系略差等多重問題,他通過耐心交流、精準指導、家校聯動等方式,持續做好情緒疏導和關愛幫扶,幫助該生逐步適應大學生活。
在處理繁雜的事務工作上,他有自己的“小妙招”。他的鍵盤下擺放著一個日程推進表,上面用紅黑兩色筆密密麻麻地記錄著各個時間節點需要完成的任務……這些多元化的工作經歷為他的生活增添了色彩,更練就了他獨當一面的工作能力。
科研為帆,以創新追求真知
如何平衡科研與工作?相較于很多科研達人,他接觸科技競賽的時間稍晚,大三學年初他才加入科研團隊,起初作為一名科研“小白”和工作“忙人”,白天忙于學習和工作,晚上則投身項目研究,每天都是在實驗室熬到凌晨,第二天早上又繼續上課、工作,就這樣持續了一個多月。用他自己的話說,“正是那段時間鍛煉出來了‘熬夜’新技能,磨練出了做事堅持拼搏、不畏困難的品格,才為后來的工作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我不是最聰明的,那我就力爭做最努力的。”在學業更重的研究生階段,具有“老師”和學生雙重身份的他,忙完事務性工作后,業余時間幾乎都用在自己的科研上,他結合分管工作,組建多個科創興趣團隊,帶領研究生和本科生一起,開展了“集搬運、揀選、分揀于一體的倉儲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和“智能預約停車方法及系統”等多個科研項目,團隊獲得中科院“科創計劃”立項、國家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和育苗計劃等多個項目支持,多人獲校創新拔尖人才榮譽稱號。他個人也授權國家專利4項并完成成果轉化一萬余元,獲省級以上科技競賽獎勵40余項。
他的碩士生導師徐偉教授曾說:“以明確的目標為指引,以破解問題為突破口。”這句話對他的科研之路產生了很深的影響。在他的科研團隊QQ群中,有一個實時更新的共享文檔,其中包含項目申報、比賽答辯、獎項申報等重要信息,這不僅明確了團隊的奮斗目標,而且清晰記錄了每個人的成長歷程。
實踐為筆,以奉獻書寫青春
作為新時代大學生,他從不忘自身的責任與使命,堅持知行合一。每個寒暑假,他都積極投身志愿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專業特色,曾組織隊員前往臨沂、濟寧等地開展交通調研規劃、交通知識宣講等活動,帶領志愿服務團隊獲10余項實踐成果獎勵,并獲評“青島市優秀服務隊”。
交通學院“通心相隨”志愿服務特色黨支部成立之初,他被委以重任成為第一屆支部書記,他通過領學、研學、聯學多種方式,創新理論學習形式,提高理論學習吸引力,并探索“1+X”黨建模式,成立了五個特色黨小組,聯合志愿服務協會,帶領團員青年一起開展公交秩序引導等特色活動,推動“黨建帶團建”常態化和志愿服務品牌化建設。支部在年底考核中被評為“五星級”黨支部。
從本科到研究生階段,任泳兆在學習、工作、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進步,這與他的拼搏努力密不可分,正如在“禾斗講堂”上,他對學弟學妹們說的“當你面對壓力時,不要懼怕,把它作為前進的動力,接納它并付諸行動,就會實現自我突破。”
2017年至今,任泳兆用實際行動詮釋著自己的初心使命,用拼搏實干跑出了青春加速度。在未來,他將繼續腳踏實地,追逐夢想,做最好的自己!(通訊員:劉倩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