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學時讀過奧斯特洛夫斯基寫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有這樣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于我們只有一次。一個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當時很受教育,銘記在心,初步樹立了為社會主義大廈添磚加瓦的理想。
1952年,我在湖南大學讀大一,岳麓書院在湖大禮堂北面,毛澤東青年時曾在那里讀書,也是毛澤東學習和擴充“實事求是”這句名言內涵的地方。我和同學們常去書院后面的“愛晚亭”,那里樹木高大茂盛,風景秀麗。當年,毛澤東和同學常在這里讀書,他們胸懷大志,意氣風發,議論國事,探討學術問題,有時還在“愛晚亭”露宿,早起用那口泉的泉水洗臉漱口,還用冷水擦身,甚至故意接受雨水的淋洗。解放后亭子經過整修,毛主席親筆題寫了“愛晚亭”三個大字。
毛主席向來重視鍛煉身體,他曾說過:“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毛主席的話使我很受啟發,一直按毛主席的號召努力做到“三好”,即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因為身體瘦弱,所以我想如果我要為國家做一點事情,必須要鍛煉好身體。
1953年,院系調整我轉到武漢大學時,買到一本書《養生之道》,是毛主席長征時的隨軍醫生、當時的衛生部副部長傅連璋寫的。其核心思想是平時要努力地鍛煉身體,同時要學習“養生之道”,科學地進行保健,身體強健才能更好地擔負革命工作;生了病要用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戰勝疾病,為革命多做貢獻。所以,那時既注重鍛煉身體又開始學習保健,例如游泳、長跑等,一定要事先做好準備活動,充分熱身后再進行;結束后不要馬上停下來,要做做整理活動,尤其運動出大汗后絕對不可以洗冷水澡,要等收汗后再洗溫水澡,以免身體落下疾病,如關節炎等。
在武大時,正值學習蘇聯,推行“勞衛制鍛煉標準”。如果達不到一級“勞衛制”標準,就不能評“三好學生”。我認識到運動鍛煉的重要性,又喜歡運動,所以課外活動時積極進行“勞衛制鍛煉”,進行跑步、舉重、扔手榴彈、單雙杠、墊上運動、勞衛操等,鍛煉很全面。此外,我還喜歡打排球、乒乓球和游泳。由于循序漸進積極鍛煉,不但一級而且二級都過了關,還連年被評為“三好學生”。
我成長在湘江上游河邊,從小喜歡到河里游泳,水性較好,又受到毛主席暢游長江的影響,也迷上了游泳,見著好水就想下去游。我曾兩次在武漢橫渡長江,寬度1100多米吧,那時武漢大學全校4000多學生經過選拔只去了59個,我們班去了2個。我很輕松地就游了過去,兩次都得了金色獎章。我雖然把獎章看得很重,但覺得每年都能得一個,所以就把它們送給了對我影響最大、最器重我的兩位老師,一位是大學一年級教我物理的葛旭初老師,另一位是我讀研究生的導師張承修老師。可惜后來我被分配走了,失去了再得獎章的機會。
我還喜歡打乒乓球,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工作之余,乒乓球成為我鍛煉身體的主要運動。可以說學生乒乓球隊一度曾是山東煤礦學院的驕傲。對礦院乒乓球貢獻最大的是童培孚老師,他是中國人民大學乒乓球代表隊的主力,曾接受過國家隊主教練傅其芳的訓練。他來到學校工作的時候,便把國家隊的訓練方法和直板近臺快攻技術帶到了山東礦院。我從12歲便開始打乒乓球,有一定天賦,推擋、扣殺、拉攻削球都有一定功夫,來到礦院其他老師都打不過我,但我的動作不大正規,未練過步法,所以不是童老師的對手,就心服口服地向他學習,邊學習邊輔導礦院乒乓球男女學生隊,既作指導也是陪練,很受隊員的歡迎。那時候童老師比較忙,有時不在學校,就由我來帶乒乓球隊,按照童老師教的訓練方法進行正規訓練。隊員們天天早上跑步,然后拿著球拍練手形和滑步;下午課外活動時,先單線練習基本功,然后打比賽。為了提高技術,還特意到校外找強隊打比賽。另外,我們也學習國家隊,賽前開準備會研究應對的技術、戰術,賽后進行總結,訓練中強調發揮特長、彌補短處,比賽強調敢打敢拼、打出風格打出水平。輸了總結分析為什么輸了,怎么提高,從不互相埋怨,形成了一個團結奮斗的集體。隊員們在訓練、比賽過程中磨煉了意志,提高了技術,進步非常快。
1965年,山東礦院乒乓球男隊在濟南市高校聯賽中輸給山師大體育系獲得亞軍。1966年,參加全省高校聯賽,童老師當領隊,我當教練,我們的隊員在童老師鼓動下士氣高昂,行走時列隊唱著歌:“苦不怕,死不怕,刀山火海算個啥!”打比賽很能拼,男隊主力張勝利、舒培生、陳炳維、董景波技戰術也不錯。別的隊都說礦院難打害怕和我們對陣。決賽時,山師大1號主力(原山東省高校單打冠軍)被我隊的張勝利擊敗,礦院男隊最后以5∶3勇奪聯賽團體冠軍,并榮獲風格獎,創造了一段光輝歷史。球隊返校后,劉子光院長等學校領導接見了我們并合影留念,感覺非常光榮。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真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乒乓球運動給我帶來快樂和健康。在我心目中,乒乓球和游泳是最好的健身運動。為了保持健康的身體,精力充沛地完成工作任務,我第一要堅持的運動就是打乒乓球。它的好處是通過眼睛、頭腦把全身都調動起來,進入一種優良的運轉狀態,是非常好的有氧運動,為所有器官都“加了油”。所以打完球、洗過澡后,身體感覺特別舒服,當天晚上頭腦特別清醒,搞研究、寫文章效率特別高。我每周最少要打一次乒乓球,每次先練基本功,然后要打三盤比賽,盤間休息拉呱15到20分鐘。這叫做玩個痛快,別的什么事都放下不想。常年堅持打乒乓球,使我的心肺功能很好,身體協調性也很好。
現在我80多歲了,每年第一次游泳,都做好準備活動慢慢游,還能一氣游300米,并且不會太累。身體無大毛病,體檢時沒有一項指標不合格。這些除運動鍛煉外,還與我認真學習應用保健知識有著密切關系。另外,我還做趙之心的健骨操,以靈活關節強筋健骨。運動加保健效果究竟如何呢?我的乒乓球已經打到82歲,在市里拿過6個冠軍;科研開發和產品產業化工作也已經做到82歲,獲8項發明專利。我的目標是爭取把這兩項工作干到90歲!實在干不動時再“退休”!
最后,我要不客氣地向青年朋友說:朋友,請你好好向我學習,保持身體康健,為國家多做貢獻!
選自《科大故事①》(2016年9月出版)(講述:鄧鐵六 整理: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