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7日,校黨委書記王君松、校長曾慶田到泰安校區調研指導工作,與校區兩委班子成員進行座談,聽取校區工作匯報。黨委辦公室(學校辦公室)主要負責人陪同調研座談。
座談會上,副校長兼泰安校區黨委書記、管委主任徐方全從校區的歷史沿革與基本情況、功能定位與建設成績、存在問題與發展思路等三個方面匯報了校區總體情況。
王君松在聽取匯報后,對泰安校區“五大基地”建設的功能定位與發展成績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校區具有厚重的歷史底蘊,承載著老一輩科大人的奮進歷程,地域優勢明顯,教育資源豐富,校區兩委工作有效運轉,干部職工勠力同心,為國家能源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貢獻,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校區支撐。
針對校區下一步工作,王君松提出具體要求。
一是在強黨建上求實效。強化和堅持黨的全面領導,落實校區黨委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推進“一融雙高”建設,校區高質量黨建與高質量事業發展深度融合、相互促進。著力在黨的組織建設、思想建設、政治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務求實效,抓實抓緊。
二是在重育人上求實效。育人工作是校區重要的本分、本職和本責,要夯實“鑄魂育人”“三全育人”,堅持“五育”并舉,重視育人、強化育人、立德樹人。要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思政引領、隊伍建設、“一站式”學生社區建設、社團建設,突出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特色,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是在塑優勢上求實效。充分發揮校區文化傳承優勢、地緣優勢、資源優勢、科教優勢和面向行業優勢等,聚焦地方發展戰略,對標地方重點任務,抓住地方建設所需,圍繞地方產業優勢,不斷增強社會服務能力。
四是在解難題上求實效。堅持問題導向,找準工作方向,結合學校的事業發展大局,謀劃泰安校區綜合改革。加強與學校職能部門和相關學院的溝通合作,要善于用改革的辦法破解難題,在“五大基地”建設成效的基礎上,努力實現自身突破、轉型升級、迭代發展。
五是在抓治理上求實效。用好政治資源、法治手段、善治謀劃、德治傳統,多治并舉,建立健全內控體系,提升內部治理水平,健全公共安全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的校園內外部環境。
六是在優服務上求實效。面向老同志、師生、學院,要體現人文關懷,強化服務精準,提高服務效率,提升服務質量,解決服務對象急難愁盼的問題,實現多元增值服務,打造服務亮點。
七是在保安全上求實效。針對校區鏈條長、建筑多、防范難等實際情況,加強政治、消防、食品、廉政等安全,及早發現隱患,筑牢安全防線,守牢安全底線,確保校區和諧穩定發展。
曾慶田在聽取匯報后指出,一年來,校區兩委積極推動校區高質量發展,管理模式運行順暢,校區能動性得到凸顯,取得顯著辦學成效。就校區下一步工作,曾慶田提出希望和要求。
一是以“五大基地”建設引領校區發展規劃。增強改革發展的主動性,對照學校“十四五”“十五五”規劃和學校第四次黨代會要求,堅定功能定位,以發展勇氣和智慧,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 彰顯校區的決心和擔當。
二是激發創新活力,提升管理效能。融入中心,服務大局,積極轉變思想,創新發展思路,在現有體制機制下,進一步發揮校區兩委的職能和作用,向管理要效率和效益,以管理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
三是對標泰安發展,做好校地融合文章。充分發揮“山科大”品牌優勢,聚焦泰安產業布局,精準對接需求、創新合作模式,特別是在儲能、衛星、應急等產業方面,與地方攜手共進、合力突破,打造校地合作的時代典范。
四是共建共享,助推學校高質量發展。著力強化有組織科研,在平臺建設、成果轉化、團隊提升等方面打破學科與地域的界限壁壘,加強交流與合作,盤活更多資源,使校區成為科技創新與研發、科技成果孵化轉化、高端培訓的重要窗口。
校區兩委成員表示將認真學習好、領會好、貫徹好會議精神,進一步凝聚共識、統一思想,砥礪奮進,為學校高質量發展作出校區貢獻。(通訊員:張田 攝影:任衛兵 責編:郭菁荔)